濟陰郡和白馬郡,兩地直線距離大約為一千餘里。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在這個“漏斗”狀的地形中,這四個郡正好處在中間位置,而貫通這四個郡的正好有三條河流組成的一道東西流向的水系,即魯郡的泗水河連線濟陰郡的荷水,荷水與從滎陽、白馬兩郡流來的濟水相連,濟水進入鉅野澤後,與大河並行,東流入海。
李風雲的設想是,聯盟各路義軍就沿著這道由泗水、荷水和濟水組成的,貫通中原東部地區和魯西南地區的水系,向西推進,向中原拓展,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千里西征,力爭以最快速度在最短時間內發展壯大義軍。
按照李風雲的建議,帥仁泰和霍小漢兩位豪帥因為出自鉅野澤,其麾下將士也大都來自鉅野澤一帶,所以由他們兩人的軍隊,再加上韓進洛的一部濟北軍,共同組成西征的北路軍,從魯郡出發,經鉅野澤進入東平郡,向濟陰郡的北部及白馬郡展開攻擊。
孟海公出自濟陰周橋,其地盤就在濟陰東南部的荷水兩岸,所以此次西征的南路軍,就由孟海公、徐師仁和甄寶車的一部濟北軍組成,也是從魯郡出發,進入濟陰郡的荷水南岸,然後向梁郡的東北部及滎陽郡展開攻擊。
西征的中路軍,則由李風雲親自指揮,帶著蒼頭軍主力,從魯郡出發,沿著荷水、濟水一線,向濟陰、白馬、滎陽諸郡展開攻擊。
三路大軍齊頭並進,中路軍正面攻擊,在攻城拔寨的同時,承擔吸引和牽制官軍主力的重任,給南北兩路軍隊創造更好的攻擊條件。
南北兩路軍隊一邊攻城拔寨,一邊掩護和策應中路軍的攻擊,確保中路軍不會受到來自齊魯和徐汝兩地官軍的攻擊。
韓曜率軍堅守魯郡,在保護蒙山的同時,竭盡全力與段文操周旋,確保蒙山與西征三路大軍始終保持密切聯絡,確保西征軍的傷病人員和戰利品能夠安全抵達蒙山。
陳瑞堅守蒙山,在確保蒙山穩定的同時,利用現有力量加固蒙山防禦,為未來抵禦官軍的圍剿打好基礎。
至此,李風雲的目的出來了,他就是要利用各路義軍結盟的力量,迅速發展壯大自己。如果僅靠他蒼頭軍的力量去西征中原,的確是狂妄自大,好高騖遠,紙上談兵,根本不現實,但五路義軍如果合為一體齊心協力,不可能的事就變為可能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四目相視,彼此都從對方眼裡看到了一絲興奮和喜悅。
他們並沒有返回濟北的堅定念頭,一則濟北緊鄰齊郡,張須陀力量太強悍,而他們經過這番苦戰後,損失很大,一旦張須陀再次圍剿他們,便有覆滅之禍,所以他們很想留在魯郡。但魯郡的義軍太多了,五路義軍都在這裡,即便壓制住了張須陀,即便緩解了糧食危機,也依舊存在很大的生存壓力,更不要談什麼發展了。餅子就這麼大,五個人吃,肯定要餓肚子,搞得不好還要兄弟鬩牆手足相殘,發展純粹就是奢望。
李風雲對這一困局看得很清楚,他既不能吞併友軍,又不能倚仗武力趕走友軍,自己又不能不發展,所以只能另闢蹊徑解決危機,而解決危機的基礎便是,力氣活的大頭還是蒼頭軍幹,所獲利益還是儘可能滿足友軍,齊心協力共同發展。只要自己能快速發展,其他的條件都可以談。
現在李風雲的策略拿出了,基本上也滿足了豪帥們的利益訴求,接下來就要看豪帥們有沒有膽識和魄力了,有沒有與天地一爭長短的勇氣了。
韓進洛和甄寶車僅僅用眼神交流了一下,便決定接受李風雲的策略,維持聯盟共同發展。
帥仁泰和霍小漢坐在一起,兩人低著腦袋,竊竊私語,商量了一陣子。
實際上他們選擇的餘地很小,他們的地盤主要就是鉅野澤,而鉅野澤的資源十分有限,無法幫助他們發展,最終他們還是要走出去,這一走出去就必然與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