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皇后,你說為人君者。最重要的是什麼呢?”
伏皇后道:“臣妾以為身為人君,首重仁孝。”
“不。”劉協搖了搖頭,說道,“若說仁孝,歷代先皇不乏仁義之君。亦不乏孝之君,可為何不能大治天下,不能像丞相這般讓治下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呢?為何不能像丞相治下的洛陽般煥出發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呢?這又是為什麼呢?”
伏皇后道:“這個……陛下怕是要去問丞相了。
”
“是的,總有一天朕會問丞相的。”劉協道,“不過,卻不是現在。”
伏皇后訝道:“陛下。你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劉協道,“只有經歷過顛沛流離,才知道安定的生活是多麼可寶,只有品嚐過飢寒貧苦,才知道富足地生活是多麼不易,皇后,朕雖然年輕,可並不糊塗,朕這心裡跟明鏡似地。朕其實什麼都明白!可朕的滿朝文武卻不明白,朕真替他們擔心啊……”
伏皇后被劉協說得一愣一愣地,有心問兩句卻又不知道該從何問起。
……
襄陽,曹真公府。
曹真正與諸葛亮、程、劉、賈逵等議事。
劉道:“細作回報,天子有意封馬屠夫為涼王,不過由於朝中百官堅決反對此事遂不了了之,不過以為馬屠夫班師回朝之後,勢必會有侫臣為了討好馬屠夫重開此議,馬屠夫手握重兵、積威甚深。到時候那幫貪生怕死的朝官是否還有膽量當著馬屠夫地面表示反對,可就難說了。”
諸葛亮道:“封王之事。只怕是板上釘釘了。”
程也道:“孔明所言極是,就算文武百官反對又能如何?”
賈逵道:“馬屠夫一旦封了涼王,名義上可就壓過主公了,逵以為主公也應該自領楚王。”
“自領楚王?”諸葛亮搖頭道,“不不不,這樣做恐遭天下人非議,亮以為主公應該上奏天子,表孫權為吳王,孫權必會投桃報李,表主公為楚王,一旦馬屠夫真的晉封涼王,那麼孫權晉封吳王,主公晉封楚王也就水到渠成了。”
諸葛亮的言下之意就是說,封王之事最好不要自己提出來,如果由孫權代替曹真上奏朝廷那就順理成章了,至於朝廷是否答應,其實已經不重要了,因為現在誰都知道朝廷已經完全處在馬屠夫的掌控之下,馬屠夫可以說自己是奉旨討賊,孫權、曹真也可以反過來說奉密詔清君側。
反正這是一筆爛帳,誰是王誰是寇誰說了都不算,只能看最後的結果。
“這辦法不錯!”程讚道,“以為應該趁熱打鐵,派使者前往秣陵以結好東吳。”
“好,此事就這麼定了。”曹真說此一頓,向劉道,“那就勞煩子揚出使一趟東吳吧。”
劉急起身抱拳道:“領命。”
“嗯。”曹真點了點頭,環顧眾人道,“現在該議議今後的戰略了,眼下我軍所面臨地局勢非常嚴峻哪,南陽屯著徐晃的十萬大軍,隨時都可能揮師南下,永安又集結了張繡、張任五萬大軍,如果這兩路涼軍同時出兵,兩面夾擊荊州,荊州可就危險了。”
諸葛亮道:“主公不必擔憂,亮以為三年之內涼軍是不會大舉南下的。”
程問道:“何以見得?”
諸葛亮道:“在淮南與東吳一番惡戰,涼軍的損失雖然微乎其微,可糧草輜重的消耗卻極其龐大,尤其是為了安置淮南郡數百萬受災百姓,更是耗盡了治下各州幾乎所有的存糧!沒有三到五年的積累,涼軍根本不可能大舉南下。”
曹真道:“也就是說,我軍還有三到五年時間的準備?”
諸葛亮道:“最多五年,最少三年。”
曹真道:“那麼,我軍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諸葛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