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軍功升官最快的人,月前還是小排長,今天就是一個軍的上校參謀了,連升五六級,升官了王漢章自然高興,自己的職位越高,就越能把握住歷史,改寫他。
與中國和同盟國的一片歡欣鼓舞不同,日本到處瀰漫著失敗的氣息,這是發動戰爭以來最大的失敗,以往雖然也有遲遲不能推進半步,損失人數更多的時候,但是那是中**隊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軍隊跟日軍十幾萬打,就算被消滅了2、3萬人,那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但是這次不一樣,56師團號稱龍師團,常勝師團,是日軍王牌中的王牌,這次不但全軍覆沒,而且還是被敵軍一個師不足一萬人在一天功夫消滅的,這在任何時候都是無法想想的,就對對上美國兵十萬人,也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今天居然被他們最看不起的中**隊做到了,他們實在沒辦法接受,但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這都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至於說中**隊用計謀之類的,你不服氣,但國際的那些個國家只看結果,中國又沒有用國際法限制的武器,你想說事都沒地方說去。國際上看日本的笑話,日本國內的人也不能原諒日軍,計謀大家都用,難道日本要在國內宣稱,中**隊卑鄙無恥,使用計謀殲滅了56師團嗎?那跟直接罵自己是豬有什麼區別。
同時自從去年對美國宣戰以來,一直把英美等國打的抱頭鼠竄,日軍在太平洋所向披靡,這次龍師團被全殲,令在太平洋作戰的日軍頭上蒙上了一層陰影,很多人從狂熱中清醒過來,日本皇室進一步把皇室成員移居幕後,不再出現在公眾的視野,為的就是在戰爭真的失敗的時候,儘量不危及皇室。
日本軍部雖然有相當一部分人被56師團覆滅沉重的打擊了,不過他們制定了更加瘋狂的作戰計劃,在他們看來只要切斷中**隊的補給,那麼中國投降也就為時不遠了。
他們的作戰計劃包括重組緬甸方面軍,本來一路高歌猛進的緬南軍也因為這個計劃停止下來,他們也擔心中**隊有什麼後招,這給衛立煌充足的時間整頓曼德勒一線的防務和軍事,為後來的曼德勒會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日本軍隊的作戰計劃就是將美國在太平洋上殘餘的勢力消滅乾淨,並且伺機奪取澳大利亞,那樣美國的物資就只能透過大西洋和印度洋運往中國了,距離太長,同時大西洋有大量德國的潛艇,而奪取澳大利亞之後,印度洋也可以用海軍來封鎖。
1942年初,日軍聯合艦隊還沉浸在勝利中。第一階段的任務已超額完成,但第二階段的任務還沒有最終確定。在日本看來,美國的經濟潛力雖大,但轉入戰時規定還需要一個過程,預計美國1943年夏季才可能組織反攻,而日本完全有時間進一步推進戰線,擴大佔領地,將英美的勢力趕出西太平洋,然後建立一個鞏固的防禦圈,而這其中控制澳大利亞就是最關鍵的一步。
日本陸、海軍一致認為澳大利亞將是英美藉以反攻的最大據點,但由於深陷於中國,日本陸軍根本無力出兵登陸澳大利亞,可行的選擇就是切斷其與珍珠港的聯絡。
緬甸的失利並沒有怎麼影響日本的既定戰略,對於日本這個龐然大物來說,那點損失算不得什麼,珊瑚海海戰,碎了打了只有幾天,但是之前的準備工作和其他各種事情卻不是獨立的,他們密切相關,海戰最後以美國的大獲全勝而告終。
這次海戰的輸贏更加反應了美日兩國在戰略、戰術和國力上的巨大差異,這也註定了四面作戰的日本不可能取得戰爭的勝利。
這次海戰是太平洋的第二個勝利,第一個自然是200師在緬甸圍殲56師團了,他們的戰略勝利意義深遠,直接影響到後來的戰爭程序,對兩國的戰事影響非常之大。
緬甸大勝和珊瑚海大勝也被喻為亞洲盟軍的戰略反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