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莽新造反的日子正文卷第0354章王莽不知兵王匡一開口,明顯比王興高明瞭不止一個檔次。
他順了王莽的心思,也沒有得罪劉秀、衰章、平晏等人。
王莽饒有興致的道:“那你倒是說說,如何徵,又如何在不大動干戈的情況下,徵滅西南?”
王莽其實不知兵,跟宋太宗趙光義一個德行。
王莽對戰爭的認知就是,兵夠多、夠強夠勇,就能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一旦敗了,那就是兵不夠,那就再加。
縱觀王莽在位時期的大戰,幾乎都印證了這一點。
就拿征討西南的戰事說。
馮茂率領十萬大軍征討西南,鎩羽而歸。
王莽就認為是兵不夠多、兵不夠勇。
所以他派廉丹征討西南的時候,就調動了二十萬大軍,還調動了常安城內的五大營之二,以及天水、隴西兩地的精騎。
如今廉丹也戰敗了,他又想派遣更多的兵馬,甚至還準備派遣衰章、王興、王尋三位重臣領兵,去征討西南。
他從頭到尾都沒了解過,也不知道。
馮茂和廉丹之所以會敗,並不是兵不夠多、不夠勇。
而是西南有瘴氣之毒、又地形複雜,北方的兵馬在沒有適應西南的地形,以及找到西南瘴氣之毒的解藥之前,去西南就是送。
當然了,將無能,也是一方面原因。
王莽聽到王匡說,能在不大動干戈的情況下,征討西南,便出聲詢問,並不是真的感興趣,而是想看看兒子的智慧。
王匡施禮,正色道:“陛下,臣以為,馮茂和廉將軍征討西南,折戟西南,絕對不是因為兵馬之故。
西南之地的蠻夷,衣不遮體,食不裹腹,人丁稀少,兵甲更是少的可憐。
如何能擋得住我朝數十萬大軍征討?”
眾人聽到這話,皆微微一愣。
王匡繼續說道:“馮茂和廉將軍之所以會敗,全是因為益州牧史熊統管庸部不利,又在庸部橫徵暴斂,引起了庸部民憤,以至於庸部百姓在征討西南的時候不肯出死力。
所以才導致兩次征討西南都鎩羽而歸。
馮英此前在彈劾馮茂的奏疏上就提到過,馮茂到了庸部後,夥同史熊一起,在益州上下其手,橫徵暴斂。
宮中的繡衣此前去庸部,查探此事,也證實此事是實情。
所以馮茂、廉將軍之敗,罪魁禍首乃是史熊。
臣以為,當罷了史熊的官,沒收其家財,充入國庫。再將史熊當著庸部百姓的面,斬首示眾,以安庸部的民心。
如此,庸部的百姓才肯為朝廷出死力。
到時候朝廷另選賢能,出任庸部牧,再派遣一兩萬精兵,再徵召益州萬吏民,必能徵平西南。”
王匡話音落地,王邑氣的直瞪眼。
王邑覺得王匡這是在公報私仇。
史熊是他的人,為他上供了不少錢財。
史熊之所以能從此前馮茂的事情中脫身,也是他向王莽求的請。
他當時也請王匡幫忙說了幾句話,分潤了王匡一部分錢財。
王匡隨後去找史熊討要錢財,卻被史熊告訴給了他。
他奚落了王匡一番,將王匡給頂了回去。
沒想到王匡居然會藉此拿史熊開刀。
“陛下……”
王邑急忙要為史熊分說,劉秀卻出聲打斷了他的話,“臣以為,太師所言有理。馮茂和廉丹先後戰敗,葬送了我大新數十萬將軍,傷了我大新筋骨,還惹的民怨沸騰,議論紛紛。
一些心懷叵測之輩,也跟著蠢蠢欲動。
馮茂和廉丹之敗,若是因為史熊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