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都處於高過載大範圍的激烈對抗中,涉及到大量的攻擊提前量計算,不僅是導彈。連航炮的密集火力想要命中對方都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
儘管林默的航炮攻擊機技術遠遠超過一般人,甚至可以狙殺導彈,可是對付如同油浸泥鰍般油滑無比的飛碟,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相比起傻乎乎不知規避的導彈,飛碟卻要更靈活得多。
對方顯然知道林默的航炮技術十分精準,飛碟內的機載計算機系統始終都能夠透過光學探測裝置鎖定這架前掠翼戰鬥機,在纏鬥中總是十分小心的規避前掠翼戰鬥機的機頭前方90度攻擊夾角。
在與飛碟的糾纏中,林默終於抓住了一個一閃即逝的機會,如同火鞭一樣航炮子彈準確無誤的抽打在飛碟上面。
可是23毫米口徑航炮子彈並沒有像想像中那樣掀開飛碟表面大塊大塊的蒙皮,卻出人意料的在飛碟表面發生了十分詭異的跳彈,順著傾斜表面跳彈了背面。
鋼芯背甲彈頭和曳光彈直接像打水漂一樣彈飛,燃燒彈和高爆彈僅僅表面爆出一蓬蓬火花,撕扯出細小的傷口和焦痕,殺傷效果全部只產生在蒙皮外部,根本無法順利侵徹進入機體內,產生應有的破壞效果。
這個十分詭異的命中效果讓林默怔了一怔,按他的原本估計,對方應該被彈幕摧枯拉朽般被航炮子彈炸出十幾塊大小碎片,然後拉著黑煙墜毀才對,怎麼會毫髮無傷地僅在表面留下一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輕傷。
這飛碟表面難道用了重灌甲技術?
飛碟表面的外形設計充其量也只不過疑似傾斜防禦技術,能厚到哪裡去?
再怎麼加強防禦也達不到裝甲車的程度,就算是真能達到那種程度,但戰鬥機的航炮卻是連坦克裝甲都撕開的兇猛火力,也不應該出現這樣。
以速度、機動性和攻擊力為著稱的戰鬥機完全就是以進攻為主的戰鬥兵器,要防禦有什麼用,只有不斷的進攻才是最好的防禦。
大多數戰鬥機對飛行員保護考慮最多的設計只有抗過載系統和彈射裝置,薄薄的艙壁只能抵禦得住輕武器的攻擊,而12。7毫米口徑以上的大口徑穿甲子彈和炮彈幾乎可以無視這一層聊勝於無的鈦合金裝甲。
作為高精密度的複雜戰鬥兵器,一點點損傷都有可能會帶來非常可怕的後果,根本無法做到十全十美的防禦,反而顯得毫無必要。
“哈哈,‘13號’,你的戰鬥機航炮根本無法擊穿我的裝甲,那是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複合材料,經過表面剛化油性鍍膜處理,再加上天然的傾斜角防禦,你還是乖乖的給我送分吧。”
駕駛著飛碟的“別隆採”顯得十分狂妄,剛才那一輪航炮打在飛碟表面,也只不過讓他感受到一陣叮叮咚咚的悶響和震動。
對於林默航炮攻擊的無果,“別隆採”在駕駛艙中放肆地大笑起來,手上的操作一點也不慢。
飛碟不斷調整角度,隱藏於邊緣的內建式30毫米機槍鎖定了前掠翼戰鬥機,不斷連續發射,把K592“影子”飛碟變成了一個渾身都是刺的刺蝟。
不論飛碟如何機動,只要有碟形邊緣有任何一個角度朝向了林默的X1前掠翼戰鬥機,那個位置的機槍就會全力開火。
一條條火紅的彈道幾乎毫無停歇的抽打向林默的X1前掠翼戰鬥機。
“影子”飛碟側緣內部,繞著整個圓周整整一圈多的一整條環狀彈帶,使用特殊的流水供彈機構為所有的機槍同步供彈。
飛碟的全向火力齊開,彷彿附骨之蛆一般彈道死死地纏向林默的戰鬥機。
兇猛的火力完全壓制住了龍騎士,甚至壓制住了X1前掠翼戰鬥機的全部武器,除非想和對方同歸於盡,林默根本找不到可以開火的機會,他只能拉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