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部分 (第1/4頁)

藏。漢興,收五經,經書缺滅而不明,篇章棄散而不具。晁錯之輩,各以私意,分拆文字,師徒相因相授,不知何者為是。亡秦無道,敗亂之也。秦雖無道,不燔諸子。諸子尺書,文篇俱在,可觀讀以正說,可採掇以示後人。後人復作,猶前人之造也。夫俱鴻而知(11),皆傳記所稱(12),文義與經相薄,何以獨謂文書失經之實?由此言之,經缺而不完,書無佚本,經有遺篇。折累二者,孰與蕞殘?《易》據事象,《詩》採民以為篇,《樂》須不歡(13),《禮》待民平。四經有據,篇章乃成。《尚書》、《春秋》,採掇史記(14)。史記興,無異書(15),以民、事一意。六經之作皆有據。由此言之,書亦為本,經亦為末,末失事實,本得道質,折累二者,孰為玉屑?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諸子尺書,文明實是。說章句者終不求解釦明(16),師師相傳,初為章句者(17),非通覽之人也。

【註釋】

經:張華《博物志·文籍考》:“聖人制作曰經,賢人著述曰傳。”傳:《釋名·釋典藝》:“傳,傳也,以傳示後人也。”

記:《儀禮·士冠禮》賈疏:“凡言記者,皆是記經不備,兼記經外遠古之言。”據文意,下“書”字當作“傳”。

韙(wěi委):是,對。

“常”當為“尚”字形誤。“令人”二字為“今”字訛衍。“到今尚不缺滅”,是說未遭秦火焚燒。

橫議:指李斯主張焚燒儒家經書,並不準儲存流傳。

“休”當為“徒”之壞字。

分拆文字:指進行支離破碎,牽強附會的解釋。

諸子:指先秦諸子的著作。

尺書:參見36·5注。

(11)俱:指解釋經書的人和諸子百家兩方面。鴻:通“洪”。大,指博學。

(12)傳記:指歷史著作,史書。

(13)不:據文意,當作“民”。

(14)史記:指古代史官的記載。

(15)此處文句當作“史記與書無異”。

(16)章句:指經書的段落字句。扣:同“叩”。問。

(17)初:疑“當”為“仍”字之形誤。既言“師師相傳”,不得雲“初為章句”。

【譯文】

回答說:聖人寫經,賢人作傳,要闡述著書人的本意,採集聖人的遺志,所以經必須要有傳來解釋。都是賢人所寫的,為什麼偏認為經傳是對的,而其他的書和記都不對呢?那些可以見到的經傳以及解釋經的文章,說明經必須要傳才能解釋清楚,所以說它們是對的。其他書與傳上的解釋不相符合,別創一說,所以說它們不對。像這樣的話,以五經作為是非標準,假如說的話不符合五經,即使完全正確,也不會被人聽信。假使五經從孔子門中出來,至今毫無殘缺散失,稱得上是純粹完整的東西,相信它是可以的。現在五經已經遭受了秦朝的糟踏,受到李斯主張的觸犯,焚燒並禁止流傳,伏生這類人,懷抱經書深藏在山中。漢朝興起,徵收五經,經書殘缺散失而下落不明,篇章亡佚散失而不完備。晁錯這類人,各按自己的想法,分割拆散文字的本意,師徒相繼沿襲傳授,不知道哪一個是對的。秦朝無道義,所以就敗亂了。秦朝即使無道,並沒有燒諸子的著作。諸子的著作,文章篇目全都存在,可以閱讀用來糾正各種言論,可以拿來給後人看。後人重新寫書,就和前人創作一樣。都博學而有智慧,全是史書所稱道的,文義與經書不相上下,為什麼單認為諸子的著作偏離了經書的真實呢?由此說來,經書殘缺而不完整,諸子百家的書沒有散失不全的,而經書反而有遺失的篇目。分析比較二者,誰是支離破碎的呢?《易》是根據事物的表象寫成的,

最新小說: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 重生三十年頂級球星打造商業帝國 巨星閃耀 全民航海:開局獲得海神權杖! 王者:邊路第一惡霸,震驚全網 三萬毫米殲星炮,這片廢土我來罩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