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上沉重的活閘門舉上去,卻不願意讓人知道他有如此大的力氣。
【譯文】
考察凡是人使用的東西,都需要有人使用它,其作用才能發揮出來。鑿子所以能進入木頭裡,是槌子敲打它;鍤所以能掘地,是有腳掌踩它。凡有鋒刃的器物,所以能斷開、斬斷、割掉、削去東西,是有手能夠拿住它們,用力推拉的緣故。韓信離開楚去漢,是因為項羽不能重用他,而劉邦能掌握和使用他。能使用他的長處,能安排他的地位,就能衡量他的能力,能識別他的功績。樊噲和酈商都有攻打城池野外作戰的功績,漢高祖論功行賞,最先給了蕭何,而且把蕭何比作獵人,同樣把樊噲和酈商比作獵犬。那蕭何安穩地坐著,樊噲和酈商賓士疆場,封賞輪不到賓士疆場的卻先獎勵坐著指揮的人,蕭何是用自己的智慧作力量,而樊噲和酈商是用他們的武力當作功績。蕭何所以能差遣樊噲和酈商,是因為他進入秦都時收集了與戰爭有關的公文件案和地圖。當時眾將領都拾取金銀,蕭何偏偏收集文書,因此知道了秦軍的形勢,所以能掌握其利害關係。眾將領驅使士卒,蕭何則指使他們。所以叔孫通制定朝儀,漢高祖因此受尊崇;蕭何制定法律,漢朝因此得安寧。考察朝儀、法律的功績,重於打仗;斬殺敵首的能力,比不上尊崇君主。因此可見,耕田除草種植五穀,是農夫的能力;勇猛打仗,是士卒的能力;架屋削梁,是工匠的能力;處理公文,是佐史的能力;評論先王之道,議論國家大事,是鴻儒的能力。人生來都有一定的能力,只是用來發揮能力的工作,有貴有賤。孔子能舉起北門的閘門,並不因為有此力氣而自我炫耀,他知道身體的力氣,不如仁義的力量榮耀。
別通篇第三八
【題解】
本篇題為“別通”,旨在如何識別“通人”。
所謂“通人”,就是《效力篇》中提到的“文儒”。王充認為,知識是財富。知識越多,財富就越多。所以“富人不如儒生,儒生不如通人。”通人知識淵博,胸懷“古今之事,百家之言”,懂得治國治家的方法,而且能譏刺和批判世上庸俗鄙陋的風氣和言論,是知識財富最多的,不但比擁有財富的富人值得尊重,而且也遠遠超過墨守一個學派,“不覽古今,論事不實”,安於現狀的儒生。如何來識別和使用通人呢?王充指出,關鍵在於地方長官是否知識廣博,通覽古今,瞭解通人。而當時的地方長官多是些靠運氣好、命好當官的,“不曉古今,以位為賢,與文人異術”,所以不能識別通人,更不用說破格提拔通人了。
本篇中王充還提倡人應該勤奮好學,“且死不休”。認為如果飽食終日,無所用心,“腹為飯坑,腸為酒囊”,則與一般動物沒有差別。
【原文】
38·1富人之宅,以一丈之地為內(1)。內中所有,柙匱所羸(2),縑布絲綿也(3)。貧人之宅,亦以一丈為內。內中空虛,徒四壁立,故名曰貧。夫通人猶富人(4),不通者猶貧人也。俱以七尺為形,通人胸中懷百家之言,不通者空腹無一牒之誦,貧人之內(5),徒四所壁立也。慕料貧富不相如(6),則夫通與不通不相及也。世人慕富不榮通,羞貧不賤不賢(7),不推類以況之也。夫富人可慕者,貨財多則饒裕,故人慕之。夫富人不如儒生,儒生不如通人。通人積文十篋以上,聖人之言,賢者之語,上自黃帝,下至秦、漢,治國肥家之術(8),刺世譏俗之言,備矣。使人通明博見,其為可榮,非徒縑布絲綿也。蕭何入秦,收拾文書,漢所以能制九州者,文書之力也。以文書御天下,天下之富,孰與家人之財?
【註釋】
(1)內:內室。這裡指貯藏室。
(2)柙(xiá匣):通“匣”。匱:同“櫃”。羸:在句中義難通,疑“贏”形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