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仙道上最著名的道觀、寺廟、書院,各派出一名心境修為極高的人參賽。算起來,也就十六名德望極高之人,有資格參加。
每場鬥法,四人同時上場。這四人,或者是二對二,或者是一對三,對修煉心境的道義進行爭辯。只有勝出之人,能留在臺上。
鬥法大會進展很快,數日之後,便到了最後一場爭辯。
葉秦甚至苦笑,只恨自己獵戶出身,小的時候沒能讀書。在竹岐縣城的採藥堂,雖然也學了不少書籍,但是大部分時間都用於採藥。入了青丹門,更是沉心於修煉之中。築基之後在山門暫住的半年,才多看一些。
臺上那些高人激烈爭辯的時候,口中爆出一些極其生僻古老話語,他聽的十分吃力。不大明白的,葉秦只能心中記下來,慢慢回味其中的深意。
最後一場鬥法爭辯,是一名白眉老道士,一名胖和尚,一名中年尼姑,還有一名年輕的書生之間。他們四人分別坐在高臺之上,辯論心境仙道分幾個境界,小圓滿,大圓滿,最高圓滿境界,應該是如何一種狀態。達到大圓滿境界之後,如何一躍脫胎換骨,成為超凡脫俗的大成仙人。
在四人爭辯上,無疑是那老道士的功力最深厚,口中雄辯,滔滔不絕,令其餘三人難以招架。其次是胖和尚和那中年尼姑。最弱的是那年輕書生,話較少,頗為被動。
但是,葉秦卻把注意力,都放在了那名年輕書生上。那書生話不多,卻從來沒有犯一些低階錯誤,並未把真正的修仙和世俗的仙道混淆,更不承認能單純的讓心境達到圓滿之後,能一躍成為仙人。這無疑讓那年輕書生,成為眾矢之的,遭到其餘三人的圍剿。
而另外三人,雖然口才極佳,卻犯一些低階的錯誤。認為心境修煉到了大成之後,可以成仙。
葉秦自然對臺上那年輕書生,關注的更多一些。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爭論如何劃分圓滿境界的時候,那年輕書生焦急之下,脫口說了一句,“冥思坐忘,無垢無傷,這是心境的小圓滿境界。”
這頓時讓葉秦驚嚇了一跳。
要知道,《坐忘經》的上篇中便是以這麼一句話為整個練氣期一到九層功法的最核心要義。
那書生怎麼說這是心境修煉的小圓滿境界?
葉秦心中無法平靜。
他想弄明白,那書生為什麼會突然說出這句話。
可惜那年輕書生被另外三人駁斥,閉口不再說了。
這讓葉秦十分懊惱。
和葉秦同一桌席的,還有二人。一名是書生打扮的翩翩公子,鷹勾鼻,油頭滑面。一名是微胖的富家少爺,。這二人有一句沒一句的低聲閒搭著話,對臺上四人品頭論足,引起了葉秦的注意。
葉秦一拱手,笑著朝他們二人問道:“兩位,不知道臺上那四位,都是什麼人?”
富家少爺瞄著葉秦打量了一番,葉秦一身樸素長衫,看不出是什麼來歷,但是沒有身份之人是難以進來的。他笑道:“這位兄臺,聽你的口音是外地來的吧。臺上那四位,分別是青雲觀的吳道長、雙龍寺的長智法師、清皖庵的無塵師太,以及白衣書院的沈大員。”
葉秦疑惑的問道:“那位經常滿口之乎者也,說一些拗口的話的,就是沈大員?”
富家少爺哈哈大笑:“不錯,那人正是沈大員。你可知道他的來歷?他本名沈俊,是咱們青州城本地出生的奇才,年僅十六歲便連中三元,欽點成為本朝狀元,被當今聖上誇為青州才俊之表率,有宰相之才,甚至私下許諾日後入朝廷內閣大員。但是此子心氣極高,竟然棄了官途,回到青州城的白衣書院潛心專研心境仙道。後來咱青州同鄉都戲稱他為沈大員。沒想到他今年首次登臺鬥法,便闖入了前四,還沒落到下風,了不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