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仙很感興趣,“是了,你必定是要上表辭謝的——來,我看看你打的草稿。”
#
且不論清寧宮裡是何反應,坤寧宮對這封詔書的反饋也不可能太好,皇后一早起來,雖然沒有打碎杯盤這麼形式化,但也的確是陰著一張臉,就連太子都很難激起她的笑容。偏偏周嬤嬤又出門忙去了,宮裡誰也不敢隨意和皇后搭話,還是羅嬪,把孩子哄睡著以後,便過來勸皇后,“姐姐,憑她怎麼樣,難道還躍得過您?您做貴妃的時候,對皇后娘娘何等恭敬,如今自然也是一樣的。”
這話算是勸到點子上了,但皇后的臉色卻並未因此改善,她搖了搖頭,罕見地透露了幾分自己的心事,“我不是氣她升做貴妃……”
好吧,她修正了一下自己的說法,“主要不是氣她晉封,我就是想,這件事又不大,大哥至於自把自為嗎?事前哪怕和我商量一下了,連一句話都沒有,難道在他心裡,我就一定會從中作梗?”
若是從前,皇后還真拿不準自己會不會阻撓,怎麼說現成的理由——自己無子,因養子而封貴妃,只怕後人效尤。雖然她來說是有點諷刺,但栓兒和壯兒的情況不一樣,相信大哥還是能夠理解的。
可現在,她覺得自己未必會開口反對,皇莊妃和貴妃之間,差的不過是一小步而已,她還不至於容不下這一小步……貴妃說不出自己在擔心什麼,但她現在的確是存著這樣隱約的擔心。她覺得自己和皇帝之間的問題,已經要比徐循這一小步,更需要重視了。
只是她想不通,這問題到底是從哪裡開始,出在哪裡,她甚至不肯定這問題是不是存在。皇帝的為人,她是很瞭解的,他討厭誰喜歡誰,什麼時候不是大大方方地表現出來?後宮裡又沒什麼好假裝的,從前他不喜歡胡皇后,還不是全天下都知道了?
雖然,她身子不好,侍寢次數有限,而且隨著年歲大了,的確也沒有從前那樣頻繁承寵。但這也不是說大哥就有特別專寵哪個,就連徐循那邊,他也經常是過去看看孩子就走。栓兒身為太子,皇帝來此的次數並不少,每次和她談天時,表現得也和從前差不多……她沒覺得他有特別冷淡的地方。
但,這立貴妃的事,於情於理他都應該先徵求她的同意……為什麼在這麼重要的事情上,他反而失聲了?
如果有問題存在,這問題到底是何時開始埋下的?皇后沉著臉盤算,是選秀時?那一聲“三十六陂春水,白首想見江南”,的確令她大為介意——能跟得上大哥思緒的人,已經不止是她一個了……
但皇帝不可能只因為這麼一句詩詞和她離心,不,問題的根源還在更久遠之前……
“也許皇爺也是臨時起意。”羅嬪安慰皇后的誠意倒是很足,語氣都透著那麼的絞盡腦汁,“沒來得及和您商量,就下了決定……”
說到這裡,自己都覺得無力,只好苦笑一聲,不往下說了。
皇后對羅嬪始終有幾分客氣,雖然不以為然,卻也道,“不無這個可能吧,說不定,是徐氏自己求來的呢——還上什麼辭表,真以為這是在立後了?”
立貴妃是沒這個程式的不錯,不過徐循要上,別人也不會攔著,從表章傳出來的隻言片語來看,態度也很懇切,這件事各種人來看就有各種解讀了。皇后今日心情不好,直指徐皇莊妃沽名釣譽,羅嬪亦不敢多說什麼,但要附和著一起數落,又做不到,尷尬地沉默了一會,便起身道,“栓兒這會兒也該醒了,今日沒能按時解出大解來,我再過去看看去。”
“我就說昨日是不該多給那個小藤蘿餅的。”皇后也不多想此事了,也站起身來。“我同你一道過去吧,若是積食了,晚上就不給吃米飯了,光讓他吃奶也好。”
坤寧宮的建築形制和永安宮不同,從正殿經過穿堂,就是太子和羅嬪居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