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的秦王政喜好擊劍之術,一直渴望著能成為趙武靈王那樣“集明主和良將為一身”的君主。之後他卻不得不放棄年少時不切實際的想法,轉而專心待在宮中做一位成功的君主帝王。雖然如今他擁有了整個天下,可心中仍然有著一些遺憾。
而趙佗的出現就變相滿足了他對軍功的渴望,他想將自己年少時的夢想透過趙佗來實現,所以才將趙佗破格提拔成了五十萬南征軍的副帥,寵幸如此令滿朝大臣動容。
事實也證明始皇帝的眼光並不差,趙佗為將後一直恪盡職守,每逢作戰便身先士卒,親例行為士卒表率。最初的南征軍統帥屠睢因為肆意屠殺當地人,激起了越人對秦國激烈的反抗,他本人也在一次伏擊中中毒箭身死。
隨後越人趁著屠睢的死大舉反攻,一時間竟將秦軍打的連連倒退,損失慘重。這時候也是趙佗站出來接掌了南征軍大局,殺伐果斷,迅集結散佈的秦軍主力進行反擊。這才險險的穩住了南越的局面,擊退了越人的反擊。後始皇帝遣任囂為主帥,重新率增援大軍南下和趙佗會合,經過十年的經營,這才徹底的平定了嶺南。
平心而論,趙佗並不是個不懂知恩圖報的人,他對始皇帝的知遇之恩感激無比,只要嬴政一聲令下,他一定會毫不猶豫的去做任何事情,哪怕付出自己的生命。
可惜他的忠心僅僅是對嬴政一人而已,而非對整個大秦。除了任囂之外,他並不喜歡其他的秦人,對秦國的感情更加無從談起。
他的父親曾是李牧麾下的一名都尉,在邯鄲之戰中北秦軍所殺,母親也死在1uan軍之中。他從未對任何人說起過他的身世,包括視若父親的任囂。所有人都以為他只是個孤兒,在戰爭中失去家園的孤兒而已。
在得到始皇帝器重後,趙佗曾經將心中對秦國的仇恨深深的埋了起來,士為知己者死,他決心效忠始皇帝,效忠秦國,以此來報答始皇帝對他的器重。但始皇帝的突然去世讓他失去了效忠的目標,任囂臨終前的那番話更是讓他茫然不知所措。
他一直在猶豫,一直在觀望,在秦帝國危急存亡的關頭,手握著四十萬重兵的他卻選擇了沉默,放棄了那個曾經給他帶來過榮耀輝煌,帶來過家破人亡的帝國。再得到鉅鹿慘敗的訊息後,久為秦將的他便判斷出秦國的主力已經損失殆盡,亡國只是早晚的事情。於是按照任囂的遺囑封關、絕道,在北部築起了三道防線,聚兵自衛。
任囂的遺囑中所說的“番禺負山險,阻南海”主要是指橫臥在嶺南北部隔絕楚地的五嶺。番禺倚山臨海,北控五嶺,近扼三江,是為嶺南攻防要勢。趙佗為了防止北方戰1uan南延,加強對嶺南的控制,嚴封五嶺的四關——橫浦關、誆浦關、陽山關、湟溪關,以此斷絕了嶺南聯絡楚地的四條新道。同時構築了守衛番禺的三道防線:樂昌一仁化一南雄防線,英德一清遠防線,石門要塞防線。
北兵要逾五嶺攻南越,不破這三道防線,是到不了番禺的。同時嶺南之人要想回到了北方,在無趙佗的手令之下幾乎成為了不可能之事。此舉也斷絕了士民北歸之心,只好放下對故鄉的思念,專心經營嶺南。
趙佗這幾年一面勤修內政,利用中原的先進技術廣修水利、打造鐵器,一面兵攻打周邊的敵對勢力。先後滅了四個小國,將疆土擴大不少。
年初之事,閩越國私自處死了二十多名偷偷潛入閩越,想要借道返回故鄉的楚人。訊息傳來,嶺南的楚人頓時沸騰,齊齊叫囂著要為同袍報仇。這原本都是些小事,趙佗若是不予理睬的話最多幾日楚人就會安靜下去,可趙佗卻並不願意息事寧人。
他對東北的閩越國覷視已久,只是苦於無合理的藉口開戰而已,這次倒是個絕佳的機會。趙佗便派使者前往指責閩越王,讓他親自來番禺賠罪。
閩越國國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