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匈奴大軍一分為二,他的心腹愛將右谷蠡王赫連山率十萬鐵騎繼續圍困雲中城中的秦軍,圍而不攻只是死死的將北軍的殘部拖在雲中城。他自己則親率二十萬精騎趕赴渡口對岸設伏,耐心的等待秦軍北上的大軍到來。
而此時的膚施城中的司馬欣董翳二人卻沒有發現,早在進入上郡後不久,秦軍大軍中一支三萬人的騎兵就已經脫離了方陣,一路向西沿著舊長城古道馳入草原,剩下的步卒和民夫則繼續扮作大軍按照原計劃北上。
正文一百四十三章裡應外合
三萬輕騎脫離了秦軍方陣後,向西快速的透過了上郡全境,再折向北沿著長城故道進入了草原。四萬多步卒和民夫則繼續冒充主力向北到達烏川渡,白天在那裡煞有其事的用渡船將一船船大軍運過大河,夜晚則偷偷的將軍隊拉回,一直這樣過了五天,完成任務的‘民夫們’才大搖大擺的拖著輜重等沿著原路返回關中。
因為秦軍戒備森嚴,司馬欣的探子也無法靠近渡口,只能遠遠的觀望,所以並未看出秦軍的貓膩。而冒頓的大軍則擔心打草驚蛇,所以並未在河對岸設伏,而是遠遠的在數百里之外紮營,是想等秦軍全部渡過河後再依靠騎兵的衝擊力一舉將其殲滅。
冒頓在得到斥候探來的訊息後,一直耐心的等待著秦軍東進。為了不讓秦軍生出警覺,他甚至下嚴令禁止任何遊騎出大營,沿岸的居民也早已經被掃蕩一空。
直到等待了十天後,仍未看到秦軍的影子,冒頓這才察覺道有異。便帶著大軍殺入秦軍在河岸邊設定的大營,卻發現秦軍早已經人去營空。
冒頓一時又驚又疑,吃過秦軍苦頭的他忍不住想起了三年前北軍趁匈奴主力南下時越過漠北偷襲王庭的事情,便再也沉不住氣了,急忙派右大將率三萬騎兵返回龍城嚴加戒備,防止秦軍故技重施。
他自己則將剩下的大軍分為數隊,在雁門雲中之地四處遊弋,尋找這一支憑空消失的秦軍。同時令人緊守此處通往雁門城的每一處關口,防止秦軍趕到雁門城下和北軍會合。
得到了斥候確定的稟告,說十日前秦軍確實已經渡過了大河。冒頓並不但心秦軍已經調頭逃回了關中,要知道一支數萬人的大軍渡河那動靜一定非常大,匈奴人的斥候不可能不會發現的。
所以冒頓斷定秦軍一定是藏匿了蹤跡,在河東之地悄悄的躲過了匈奴人的包圍。
只是他的大軍沿著大河搜尋了十幾天,卻沒有發現一絲秦軍的蹤跡。這讓冒頓變得有些疑神疑鬼起來,覺得秦軍可能是和南面的趙軍有所勾結,沒準借道趙境準備偷襲匈奴,便又下令加大巡邏範圍,將與太原、代郡接壤的邊界也列入巡弋之處。
就在冒頓為找尋秦軍絞盡腦汁的時候,韓信的三萬輕騎已經出了廢棄的長城舊道,一路快馬疾馳向北穿插,想繞道到雁門的背後襲擊毫無防備的匈奴大軍。
韓信早料到了司馬欣二人會不安好心的,為了自保,二人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拖住秦軍後腿,而將訊息出賣給匈奴無疑是最佳的方式。既沒有出一兵一卒,又能借匈奴之手將秦軍的主力徹底殲滅,何樂而不為呢?連韓信都想不到二人會不這麼做的理由。
所以才使出了聲東擊西的計謀,正好借二人之口將匈奴的大軍一分為二,冒頓為了保持對北軍的封鎖一定會在雁門城下留下足夠數量的軍隊。
只可嘆司馬欣和冒頓自以為螳螂捕蟬,卻不知道黃雀早已在後,若論在戰場上算計人心,有誰會是韓信的對手呢?
大軍出長城後,快馬加鞭並不停留,一路上小心翼翼的避開人煙所在,若是迎面碰上了匈奴的牧民則悉數殺死,不留任何活口。
漠南之地當年雖未納入秦國的版圖,可昔日秦國強盛之時漠南卻是北軍的震懾範圍。強大北軍時常北上游弋找尋匈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