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力,可不是好東西,不然大隋就不會二世而亡了!”
趙宗想起有關運河的介紹,還是心有餘悸。狗牙兒更加撇嘴了,先生提到這些的時候,通常他都會睡覺,或者在桌上刻王八!
“殿下,你想想好不好?要是運河不好,怎麼不讓人填平了?那幫師父先生的,哪個沒吃運河的漕糧?他們都欠著楊廣一份情呢!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說的就是這幫無恥的文人!”
狗牙兒的瘋勁又上來了,趙宗只是默默低頭,心裡不斷盤質問莫非楊廣是個好皇帝?
第669章 川兵北上
一條直道,帶來的變化,幾乎是難以想象的。
巴蜀休養生息幾十年,物阜民豐,隨著交子危機化解,最大的貨幣短缺的問題也解決了,簡直就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脈,一飛沖天。
西北市面上,原本只有兩三成的巴蜀貨物,瞬間豐富起來。
百萬蜀錦,不但京城和京兆府選購的百姓眾多,就連許多西域商人也都趕來了。
這幫人和大宋的商人不同,一個個都捧著真金白銀,直接掃貨,連看都不看,那個瘋狂的勁兒,簡直讓人目瞪口呆。
除了蜀錦之外,還有漆器、竹器、陶器、桐油、豬鬃刷子、井鹽、臘肉、茶葉、巴蜀的藥材……另外前幾年王寧安打通了巴蜀和大理的商路,按照常識,大理走東南的海路,速度不慢,而且運量大,運費低。
但是別忘了,大理國不臨海,出貨必須經過交趾,這兩國之間,矛盾不小,動不動交趾就會扣押大理的貨物,弄得大理國非常鬱悶。
走巴蜀雖然道路艱難,但是好在直接進入大宋腹地,沒有刁難。
因此大理的商人也把他們的牲畜,銅礦,木材,孔雀翎,犀角等貨物販運到益州,再透過直道,運到京兆府。
有了大理的銅錠之後,益州,京兆府,川南一共增設了三個錢監,就地鑄造銅錢。
雖然交子大行其道,但是還要有金屬貨幣作為支撐,至少起到一個定心丸的作用。直接的後果就是吐蕃,青唐的部落,也開始接受交子,他們驅趕著牛羊,拿著毛氈,工藝品,寶石,來到益州等地,換成絲綢井鹽,週而復始。
說到了這裡,其實整個西部的商路全都通了。
蜀地作為西部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生產基地,在這一輪的大發展之中,獲益最大。
所以京兆府,洛陽等地,全都充斥著喜笑顏開的巴蜀商人。
蘇洵和蘇軾父子,還有陳希亮等在京巴蜀官員,紛紛前來觀看,共襄盛舉。另外大儒王方,也攜帶著不少弟子出川,要進京遊學,尋找機會,增加見聞。
雙方在京兆府碰面,一見面之後,便高談闊論,歡欣鼓舞。
“這條路修得好啊,從益州出川,往常最少要走兩個月,如今快馬加鞭,半個月之內,就能趕到京城……想想咱們當初,為了出川求學,要走水路,坐船搖晃的,腸子都要吐出來了。”王方笑呵呵道:“老泉兄,公弼兄,或許你們還不知道,近兩年種桑養蠶的人越來越多,少者四五百畝,多者幾千畝,甚至有上萬畝的……直道一通,絲綢之路再打通,只怕種桑樹的還要翻倍,蜀地算是繁榮起來了。”
陳希亮有些擔憂,忍不住道:“要是人人都種桑養蠶,無人耕種田地,老百姓沒吃的,那該怎麼辦?”
他這話一出,頓時引來了蘇洵的白眼。
“怎麼,老泉兄,莫非我說的有錯?”
“放在以前當然沒錯,可是如今不一樣了。”蘇洵道:“老夫這幾年可是觀察過了,海外土地肥沃,就拿交趾來說,居然一年三熟,這些年京城漕糧,有三分之一來自交趾,糧食不夠,外調就是了!只要保證糧道安全,沒什麼可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