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佩服的看了楊銳一眼,不用長篇大論,開始就能抓住重點,這就像是寫論文用摘要就說服了別人一樣,實在難得。
塗憲則適時的跟了一句:“楊銳是在主會議廳做的報告,得到了在場四百多名中外學者的一致好評,《光明日報》等報刊,也做了專題報道。”
媒體也是證明楊銳主持研究的重要佐證。
喬所長和張書記的目光,不約而同的看向梅所長。作為正職所長和書記,他們兩人已然是科研官僚的存在,關心上級好惡多於科研本身。而生物製品研究所內,目前仍在一線的是梅所長,也是多個專案的實際主持人。
此時此刻,梅所長的內心是崩潰的,而他的表情,也是崩潰的。
“在主會議廳做報告的中國人,聽說是北大的,和加州大學的理查德教授做的是相同的專案?”梅所長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仔細看了楊銳片刻,半是解釋的道:“咱們所的兩個名額,我讓給老周了……”
“重新認識一下,我是北大本科生楊銳,我們不是與加州大學的理查德教授做相同的專案,我們是選擇了相同的方向,然後在競爭中獲勝的專案,如果你們關注過,也許聽說了此事,總而言之,專案一共分成三個部分,誘變基因,克隆基因,然後確定鉀通道的功能,我們在第一階段的論文,就將理查德實驗室遠遠的甩在了後面……”楊銳的臉上帶著濃濃的自信,炫耀卻不使人生厭,鉀通道的專案可是實打實的做了半年多,而且衝破重重阻礙,又有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教授做陪襯,幾乎可以稱得上是耀眼了。
同樣的專案,如果是唐集中做出來的,現在估計已是全國讚譽一篇了,楊銳以前的聲望值不夠,但這一篇論文也補的太足,只聽的梅所長等人頭暈目眩。
楊銳沒有真的去做一個完整的報告,而是怎麼簡略怎麼來,但越是這樣,報告就顯的越難,因為每一句差不多都代表著一次實驗難點。
若是正常去做的話,這樣一篇能上頂級期刊的論文,讓十幾人乃至二三十人的大中型生物實驗室做個五年七年不稀奇,做個三年五年不吃虧,楊銳精煉出幾分鐘的內容,每一秒代表的都是一名研究員數日乃至數十日的思考。
梅所長開始還能聽的懂,然後就開始半懂不懂,當半懂不懂積累的多了,梅所長也開始有聽天書的感覺了。
當然,大的方向他是明白的,但報告聽的不就是細節?當兩三分鐘的不適應期過去,梅所長忍不住問道:“你們是怎麼處理引物的?”
對他來說,這也是難得的機會,國內能達到世界級水平的論文,能發表世界級水平論文的研究員不是沒有,梅所長平日裡卻難以接觸到,那都是各個大學的高層和核心了,等他放下了面子,不再考慮王曉芸的事情的時候,梅所長再感受到的就是機會了。
“我說不定也能循著這個熱點做些什麼。”對研究員來說,這樣的想法再正常不過了。
楊銳隨口回答,表情絲毫不變。
喬所長等人的表情就變化多端了。他們聽得懂的聽楊銳說話,聽不懂的看梅所長的表情,這時候才發現王曉芸所言非虛,楊銳竟然真的是個少見的天才!
天才也是分等級的,在學校裡考第一名的學生也許就被老師叫天才了,但在科研院所,讀書時期不是學霸的反而是少數,他們當年或許享受過天才的待遇,開始工作以後,要想在科研領域表現出天才,成功者寥寥。
楊銳這種一躍擁有頂尖實力的天才,那就更稀罕了。
再由此推斷華銳實驗室的水平,各人的想法已然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