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後,他以兇手其行可惡,其情可憫,且主動自首認罪的態度良好為由,免除其死罪,將他發配錢塘服役。
當時錢塘正在修堤,缺乏大量民工和勞役,他覺得這個判決很合理。
堂下的百姓也覺得很合理,連聲贊好。
奈何家屬不同意,依舊提出嚴懲兇手,判處死刑。
他們在錢塘經營多年,與官府之人也有往來,他們一發聲,立時便有多名小吏上前說情,甚至最後連縣尉也站到了他們那邊。
他當時年輕氣盛,覺得富商死有餘辜,這幫子人卻因為收了人家的好處而罔顧人情理法,心下大怒,堅持原判,並且即日執行。
他記得當時那名兇手叫石常,卻也不知道怎麼變成了文泰?
後來他任滿離職去往錢塘赴任,半道上卻被人暗害,昏迷之前,只聽得幾人嘻笑道:“敬酒不吃,吃罰酒,小小縣令,真當自己是根蔥了.“
然後他就昏過去了。
再醒來,很多事情就變了。
“竟是秦參政!”
“不能吧,他做事向來滴水不漏,怎麼會.”
“人有失誤,馬有失蹄,更何況當時年輕氣盛,出錯也難免。”
殿內再次議論紛紛。
趙端聽了一會眾臣議論後,問秦培:“秦參政可有想辨駁的?”
秦培看了一眼竇廣山,“竇侍郎說的都對,不過有兩點卻忘了補充。”說著,將兇手妹妹的事,以及死者的不法之舉點出來,然後問眾臣:“若是諸位同僚遇到了這種事,會如何判?”
兇手即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死者即是受害者,同時也是加害者。
群臣沒想到還有這個隱情,皆交頭結耳議論起來,嗡嗡之聲不絕於耳。
爭執了一番後,殿中分成兩派,一派贊成秦培的做法,認為法理之外還要兼顧人情。
一派則堅持律法,認為殺人就該償命,不能以任何藉口為由,免除死罪,否則就是徇私枉法。
文舒在相府左等右等,都沒等來訊息,整個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在院中不停的踱步打轉。
王氏看她那麼焦急,心下五味雜陳。
孩子孝順是好事,奈何孝順的物件不是她。
想了片刻,她上前拉著文舒的手道:“莫急,朝上百官奏事,有時事多,奏到午間都正常。在相爺回來之前,小娘子能不能先聽我講個故事?”
猜到她要說什麼,文舒思考片刻,點了點頭。
王氏喜笑顏開,拉了她坐在樹陰下,又叫丫環奉上茶水點心,這才開始講述往事。
終於碼出來了!
今日份的加更,送給我可愛的讀者朋友們。
520快樂!
PS:話說,我今天這麼給力,明天可以請一天假嗎?
一個小時內,若沒有人回覆,我就當你們答應了!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