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就是看量了,量少的話,可能沒效果,可要是量多,那對鄭王兩家來說,絕對是災難級的。
林塵的儲貨量多嗎?
那自然是肯定的,三個多月的全國收材料,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農戶願意賣,那也是個了不得的數字。
更何況,只要林塵的這個價格一直堅挺,那就根本不會再缺原材料,畢竟自己辛辛苦苦幾個月做出來的東西,一算成本,比直接買還高,誰還願意浪費那個功夫?
所以這也實際上,是對所有紡織行業從事者的一次重要打擊,鄭王兩家只是首當其衝罷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落後就要捱打,這一歷史過程,遲早都是要經歷的。
隨著這些商人,載滿貨物離開,一場搶購熱潮,不可避免的即將上演。
胡三是一名跑絲綢之路的商人,不過他只走長安到河西走廊最西的敦煌郡,雖然賺的少點,可安全性大大提高。
鄠縣的這片工業園區,他在一月前回來時就知道了,別的不說,那酒廠出的一品純釀,現在可是大唐最頂級的美酒了,沒有之一。
當然還有一品仙釀,可那玩意根本不賣,根本沒處買,有幸得到的,都作為藏品收藏了,誰捨得拿出來喝呀!
有了這個過硬的商品打底,來往商人對於旁邊新建的作坊都很好奇,早就打聽清楚了。
紡織工廠!
而且人家已經出貨了,只是沒有拿出來賣,都是到錢莊換了材料或者銅錢。
他們其中不少,也做過這工廠的原材料生意,有些機靈的,還找到了錢莊,使了手段,見到了成品。
於是,這工廠所出布匹質量上乘,樣式精美,做工精細的名聲早就傳了出去,多少商人都眼巴巴等著出貨呢。
功夫不負有心人,半月前,這裡的工廠管事劉能放話了,大年初一,想要的到時候趕早。
胡三自然也得了訊息,這不,眼巴巴的就來了,而且他還是昨晚就出城了,今早城門還沒開他就來了,是以搶了個好位置,排在了前面。
當然不是最前的,對於掙錢這回事,永遠不要小看商人的積極性,一品香,一品醇釀早就證明了,什麼叫拿到就是賺到,慢了,就只能眼巴巴看著別人賺,有個詞叫做產量有限,這些來得早的,顯然都是能深刻體會這個詞的含義的。
喜歡我的大唐我的農場請大家收藏:(www.630zww.com)我的大唐我的農場【630中文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