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不能遵守,我們也不以此為重點,有些則形成了歷史的習慣。跳門是說一個人拜了師父後,又去拜另一個人為師,而原因大多是因為師父的故去。應該說,跳門對於相聲的發展和求同存異是有好處的,跳門的人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另外,一個好演員就要拜名師,訪高友,揚長避短,增加閱歷,投一個老師,訪一個高友不能稱得上是拜名師、訪高友,如果說拜師是一個儀式,那麼,在學藝和發展上,則可以“跳門”,找多個老師來教。馮鞏是侯派弟子,但是他吸收了常派的特點,馬季是侯派弟子,但是經過自己的不斷發展,有很多創新和特點,不屬於任何一派。因此,對於跳門,我們不推崇,但是允許存在,給人們一個自由的天地。拜老師只能是拜一個,但是“一字便為師”,所以,學習上,可以有很多老師,觀眾對我們的演出提出建議和意見,他們也是我們的老師。
相聲界區別於其他藝術門類的一個特點就是有合作有競爭,其他的藝術門類要麼缺少合作,要麼缺少競爭,而相聲多以兩個人為主,這就註定了要合作。為了相聲的發展,相聲界的人士還是比較團結的,在不同的看法中求同存異,但是目標一致。相聲在求索中發展,可以有其他的看法,但是這個看法的對與錯需要時間來驗證。另外,某個人的過失或者錯誤,不代表相聲界的過失和錯誤,不能因某個人而否定整個相聲界。
電子書 分享網站
馮翊綱:郭德綱讓庸俗的人接觸了藝術品(1)
臺灣相聲雖然和內地相比起步較晚,但卻具有它自身的特點,如今臺灣的相聲,是根據內地傳統相聲為基礎發展出來的臺灣模式。如非必要,演員可以不穿長袍,使用貫口也可以不再是北京、天津、山東、東北的方言,還加入了閩南語、英語、日語。而且戲劇的成分也加重了許多。為了瞭解臺灣相聲的來龍去脈,發展演變,以及相聲團體如今的生存情況,我們採訪了臺灣知名相聲表演團體“相聲瓦舍”的創辦人、主演馮翊綱。
1949年是臺灣相聲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因為此時臺灣才出現了相聲。二戰期間,臺灣受日本統治,主要語言是日語和閩南語,而不講普通話。1949年新中國成立,內地各省都有人進入臺灣,加上臺灣當局實行全面的國語教學,因此,助長了凡是用國語表演的藝術形態的傳播。
當時臺灣的“螢橋”茶社有一個“樂園書場”,很多解放初期來臺灣的外省籍的青壯年經常聚到那裡思鄉聊天,用自己的方言談話。其中有一些有演藝才華的人開始組織演出活動,他們中以魏隆豪和吳兆南最為出眾,兩人都是北京人,表演的都是北京的一些相聲段子。
也正是魏隆豪和吳兆南,臺灣才有了相聲。上世紀50年代後,魏和吳已經成為臺灣相聲界具有指導性意義的人物。他們曾是內地“啟明茶社”的茶客和相聲票友。
1967年,魏和吳第一次出版唱片,總共59個段子,包括《滿漢全席》、《捉放曹》、《歪批三國》等,因為輕鬆幽默的談吐方式,使得這些段子的傳播十分驚人。1982年,這些唱片又被轉化為盒帶。然而由於臺灣當局致力軍經建設而忽略了文化,因而從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臺灣相聲仍舊是魏和吳曾錄製的那些,沒有再出新人新作。
1985年,臺灣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的教授賴聲川製作了一部《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他將相聲透過戲劇的形式串聯起來,並且加入了一定的故事情節,被稱作相聲劇。從此瀕於滅絕的臺灣相聲起死回生,形成了一種可以存活的新的方式。賴聲川也被譽為“臺北劇場最閃亮的一顆星”。1986年,賴聲川的光碟是臺灣全年度有聲出版品的銷售冠軍。此後的20年來,整個臺灣都以賴聲川以及他的戲劇團體——表演工作坊為一個標杆,出現了很多相聲專業或非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