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晚會時,我們發現,相聲走到了盡頭。而看郭德綱的相聲,又讓人猛然感覺,最好的相聲到了劇場裡,好像一個東西又從頭開始了,這和侯寶林的方向正好相反(侯寶林那時最好的相聲是在電視裡)。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在整個制度上,郭德綱現在所做的可能是個開創時代的事情。如果德雲社辦好了,或許就會是個標誌,標誌著這種門類的藝術離開了一種形式涵蓋全國的局面。電視是面向全國的,但是劇場裡就是那一部分人,它會形成很多小的雅文化,在一部分人中生香活色。
但是形成這個局面要有條件:1。傳統要繼承得好;2。進入了當代生活。兩者在一起很不容易。任何中華民族的民間傳統藝術,都存在如何將傳統和現代相結合的問題。我認為,郭德綱在這方面還有潛力,比如有些傳統他掌握的極好,但是,他掌握的這些極好的東西和我們現場觀眾各自不同文化帶來的背景不一定能夠完全融合起來,在沒有完全整合好的前提下,他需要再繼續整合,要繼續教育觀眾,還要想辦法接近觀眾。另外,他本人的條件好:訓練好,掌握了很多的東西;個人的天賦條件好;有個好的心態。將心態落實到了生活裡,融化到了實踐中,他在劇場裡搞了十年了,量變應該達到質變了。
郭德綱的相聲是從市場裡出來的
張立憲(出版人、策劃人)
計劃體制下的相聲,一個段子可以說十幾年,那些相聲演員沒有衣食之憂,他們所在乎的是要評幾級演員,從而,養成了藝術創作的惰性。而郭德綱的標語是“嚴禁包袱不響”。因而,他在接受市場檢驗的同時,不斷改正著自己的創作和演出,接受著磨礪。不然,他們沒有市場,沒有觀眾。計劃相聲害死人,市場相聲養活人也就在此。郭德綱的成功可以說來源於他的悟性,但更主要的是他的勤奮,他的第一場相聲只有一個觀眾,第二場他就要保證有兩個觀眾,不然,他活不下去。現在很多相聲演員都趕不上他了,因為他已經有10年的摸爬滾打經歷,時間上已經趕不上了。從一個觀眾說到二三百觀眾,從一個月貼補###千到現在能養活自己。
另外,社會對文化的需求也是他們生存下來的一個條件。黃紀蘇老師也說過郭德綱的相聲是從市場裡出來的,中國以前是計劃體制,計劃體制裡的人對市場中的人體會大概是不太一樣的。郭德綱幾進北京,他的成功很不容易,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後成功了。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是從蔑視到賤賣,很少有人對中國傳統文化是真正的熱愛。這種熱愛是靠著每一個細節和每一個轉折,對每一個片段的尊重,對它投入的是一種熱情。後來,在觀念上雖然有所改變,但是,真正在行動上還是沒有轉變過來,然後突然發現郭德綱在這裡已經十年,就一直守著這些東西,在這裡打磨,看到他們之後就感覺有種中國文化的尊嚴在裡面。郭德綱這類人是有現代知識分子精神的,在精神上,他不是那種頹廢的。
挖掘老段子 新增新包袱
李夢(劇作家)
郭德綱有他的人格魅力,也有他要爭口氣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樣,時間長了,最重要的還是演出質量要好。我認為他的貢獻是他挖掘了很多的老段子,但是,挖掘的同時要適應市場,他的優點就是加進了一些新的包袱,適應了市場,吸引了觀眾。他和侯寶林、馬三立當初的思想是暗合的:對很老的段子做了傳承之後的改革。而現在一個值得擔憂的是,希望郭德綱不只是一個現象,一段時間內很熱,過了這段時間就是笑柄了。郭德綱在今後還是有一個固定觀眾群的,我相信他做出來的相聲是一個很特別、不會很大眾的東西,但是還是有他長久的生命力在裡面。
突如其來的相聲新偶像(2)
追捧郭德綱是希望對相聲建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