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四大舞蹈之一,克塔克舞產生於北方邦的首府勒克瑙,是北方邦和拉賈斯坦邦的著名舞蹈。
雖說,過去在21世紀的時候,曾經修習過舞蹈,不過,但是,當時我主修的專業是民族舞,印度舞,老師上課的時候曾經有提到,並且演示過給大家看。
但是,並未真正好好練習過呢。
印度舞,是源自人們對神無比虔誠潔淨無私的愛,舞者藉由本身的手指、手臂、眼睛、五官、身體表達和詮釋宇宙間的萬事萬物。
所以在印度,一些舞蹈只在廟裡表演給神看,印度舞也因此多了一層神秘色彩。
『克塔克舞 』曾,出現在許多印度的影視劇內,最早則是在印度宮廷內,表演給皇室或貴族欣賞的一種華麗,妖嬈的舞蹈。
此時,大殿內,鼓聲已聲聲響起,看來,我是隻有硬著頭皮上了。
我掃視四周,那群天竺舞姬,已經圍城一個圈,排列好隊形,圍繞在我身旁,我在腦海內搜尋著零星片段,再把那些曾經在印度電影裡看見過的動作連成一串。
舞姬們已跟隨著的鼓點聲的韻律,開始翩翩起舞,我也不能再傻愣著了。
我深深的吸了一口氣,依造腦海中那些殘餘的片段,擺開陣勢,既然已經上臺,就得跳得像模像樣,才不至於辱沒歷史悠久,聖潔的高雅的印度舞。
我雙腿保持彎曲,手合起來,行開啟禮,這時,我聽見臺下響起陣陣掌聲,這對於我來說,是個很好的開端。
然後,我將手伸展開,腳向前跨一步。隨著音樂開始變換手姿,這時,音樂中開始出現“咚咚”的節奏,提醒著我要開始變換腳步動作了,我的臉上必須一直保持微笑,隨著越來越快的音樂鼓點,舞蹈動作必須越來越快,手姿變化豐富,頭部還必須有節奏的向左右扭動,很好,就是這樣,你做的很好小萱,我一面為自己打氣。
一邊讓自己□在空氣當中的小蠻腰像水蛇那般扭動起來,鼓點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如繁音流瀉般,時而又細碎悅耳,娓娓動聽,當然,我沒有忘記最重點的一點,就是舞蹈時,眼睛必須隨著舞蹈一起轉動,這樣,舞者可以很好的將自己的心情,喜怒哀樂,隨著眼神的變化,傳達給臺下的觀眾,隨著音樂,鼓點的變化,腳尖、腳跟、都要呈現不同的姿態才可以,一跺腳,腳踝上的鈴鐺便莎莎作響,手腕上的金質手鐲,隨著我的不斷變化的手勢,開始折射出不同顏色的芒,不停流轉的眼波,隨著音樂,鼓點,手勢的變幻,讓整個大殿內充滿了異域風情。
聽見臺下陣陣掌聲響起,我的心就像要飛舞上藍天一般,悠然自在,彷彿間,我回到了21世紀那個寬敞的舞蹈練習室,四壁明鏡,照的我宛若女神一般高貴,忘情的舞動我,已經忘記自己現在身處何處,我的耳邊,只能聽見鼓點和樂聲。
現在的我,只知道,自己是一名舞姬,是平安京內,獨一無二的天竺舞姬。
直到,我的耳畔,傳來那如雷鳴般的鼓掌聲和喝彩聲時,我才從音樂的境界中,逃離了出來,回到了現實世界。
甲:“簡直就是舞神,太美麗了。”
乙:“令人如痴如醉,仿若在夢。”
丙:“此女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見。”
人們七嘴八舌的低聲議論著,那些讚美的話語,一一傳入了我的耳內,令我有些羞愧,實在是愧不敢當。
想必是因為臺下的人們,誰也未曾見過真正的克塔克舞,所以才會這般對我稱讚的吧。
這回,我才敢把眼神像臺下打探,在身著各色束帶和直衣的臣子內,我發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安倍晴明~
他正在用驚奇的眼神打量著臺上這位身著青色紗麗的異域舞姬。
他那雙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