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部分 (第2/4頁)

的意味在,然則此時見李貞真情流露,心裡頭那一點點的怨氣立馬消散得無影無蹤了,這便笑著揚了揚手道:傻孩子,朕這不是還好好的麼,哭個甚子?來,坐下說罷。

兒臣謝父皇賜座。李貞也沒矯情,飛快地伸手抹去眼角的淚水,恭敬地行了個禮,謝了恩,這才端坐在了小宦官們抬來的錦墩子上,面色沉穩地等著李世民發話。

李世民滿意地看了李貞一眼,笑著道:爾主政半年有餘,朕甚是滿意,做得不錯。

李貞一聽之下,心頭不禁一跳李世民往日裡也常誇獎其他皇子,唯獨對李貞卻甚少有評語,更別說當面誇獎了,這冷不丁地來上一下,著實令李貞有些個承受不起的,好在李貞素性沉穩,能沉得住氣,並未有何慌亂之處,只是恭敬地站了起來答道:父皇謬獎了,此兒臣之本分也。

嗯,唯本分方難得,知本分者,方知足也,爾能明瞭此點,朕心甚慰矣。李世民笑了笑,壓了下手,示意李貞入座,而後突兀地問出了一句:今政可有缺失否?

李貞顯然沒有想到李世民話題轉換得如此之快,一時間竟愣住了,好一陣子沉吟之後,這才緩緩地開口道:父皇英明,我大唐強盛無比,百姓皆安居樂業,然兒臣卻尚有些淺見,若是父皇不棄,兒臣便直說了。

哦?李世民饒有深意地看了李貞一眼,一揚眉頭道:貞兒有何見解便說好了,朕聽著呢。

李貞飛了下思路,這才緩緩地開口道:父皇,兒臣此番在京時曾接到幾分摺子,說的是蜀中有富商私購良田,數額雖都不大,也就是數百畝之地罷了,可影響卻極為惡劣,長此以往,均田制必敗壞矣,便是京畿附近,此等事情兒臣也沒少耳聞,概因京畿購田者每多高官門閥,此事皆被暗中壓了下去,不曾浮出水面罷了,然,古往今來之皇朝,每每因地之兼併過劇而衰亡,以古為鑑,兒臣每思及此,皆憂心不已,懇請父皇明察。

有唐一代承襲隋制,施行均田制,即計口授田,按每人五十畝這麼個規模,將田地均分到人,其中桑田可繼承,而露田在其人死後,便即收回國有,為的便是防止土地兼併,鼓勵農耕,其用意固然是好的,在隋、唐初期時期因著人口數量少,此政策對於農桑的興起具有很高的效應,然則隨著人口的增長,尤其是貞觀以來,人口增長極速,以及人口分佈不均之故,便導致了一個極端的現象,那便是關中、巴蜀兩地人均耕地面積急劇減少,導致均田制難以實施,而關東、山東以及荊襄等地則空有大片的土地不曾開發,如此一來,一些地方是有地無人開墾耕耘,而有些地方則因土地的稀缺性,出現了暗中買賣田地的現象,官府雖屢禁卻始終不絕,其結果最終必然將導致均田制的徹底敗壞。

李世民是個堅定不移的均田制擁護者,不單是希望憑藉此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更是因著均田制乃是府兵制的根基,在李世民看來,同時也是大唐屹立不倒的保證,故此,往日裡,若是知曉有人私購良田,李世民必定雷霆震怒,窮追到底,概不輕饒,然則此時李貞當面提出此事,李世民卻平靜得很,只是輕皺了一下眉頭,若有所思地看著李貞道:貞兒既提出此事,想來心中定有成竹,朕倒想聽聽貞兒對此有何看法。

在李貞看來,均田制只能是一種理想,一種人口少時的暫行辦法,絕不是長久之計,道理很簡單,人之性本貪,要想平均地權,這根本就是個奢望罷了,別說皇朝時期辦不到,便是後世科技文明極為發達的年月也絕無這等可能性,當然了,改變均田制是要冒極大風險的,這一條李貞心裡頭跟明鏡似的,原本李貞並不想在李世民面前說起此事,打算等到自己上位之後,再徐徐圖之,慢慢變革,可轉念一想,縱使自己上了位,要想變革均田制亦非易事,畢竟此事牽扯太多,一旦強行變革,必然要與關隴政治集團發生激烈的衝突,雖說

最新小說: 原神,身為初代雷龍,我竟被同化 【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 大玩家:第一紀元 死對頭總想讓我喜歡他 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 修仙,全能之神是器修一班小師弟 庶女開鋪:我靠美食當上商業女王 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 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 魔法辭條 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 震驚:我的室友,竟然是巔峰第一 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四合院:這年輕人話不多,就是幹 兒童故事三百篇 四合院:重生傻柱,我有無敵空間 NBA:浪子老闆,打造紫金十冠 聖經千問 網遊:垃圾天賦超神技 從火影開始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