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太監走了進來,為首一箇中年太監手捧冊封親王的冊寶,進入了皇極殿。
看到那個親王冊寶,皇極殿中的文武百官們都露出嫉妒的表情。
親王,當真是人臣的最高爵位。除了天子,就數親王最大了。李植年紀輕輕,屢次拯救天子朝廷、江山社稷,最後竟得到了這異姓人本不可企及的親王爵位,當真是令人唏噓讚歎。
這親王和郡王又有不同,以後見了李植百官們都要下跪了。
鴻臚寺的司儀舉起了一封聖旨,開始大聲唸誦冊封的冊文。
“朕仰膺眷佑,馴致治平,受真檢於大霄,啟仙源於邃古,盛儀交舉,鴻瑞洽臻,方徇群心,以建藩室。”
“天津郡王李植,上穹降祉,列聖儲精。凝正氣以淵深,稟五精而英秀。辨惠之性,言必有章。趨進之容,動皆合禮。力挽狂瀾,屢救朝堂於危難。獨擎大廈,每振社稷於欲倒。願涓吉時,特頒明命。眷壽陽之奧壤,控淮水之明區。爰錫旌旄,俾開茅社。”
“維城之制,雖稽周室之彝章。半楚之封,用遵漢氏之謙德。顧茲承衛之重,聿表靈長之休。欽我訓言,無怠祗率。進封李植齊國親王,定都天津,歲祿萬石,世襲罔替。”
“……”
那長長的聖旨唸了好久。李植雖然這些年接觸了不少古文,可還是沒能把這冊封聖旨聽懂。前前後後,真正聽明白的只有“進封李植齊國親王,就藩天津,歲祿萬石”這一句。
從此以後,李植就是大明朝的親王了,名號是齊王。
禮部尚書董九器走了出來,從太監手上接過冊寶,唱道:“李植上前受寶!”
按照禮制,李植要三次謙讓,已證明自己的易退難進。
李植拱手說道:“臣資年尚淺,不敢受此大寶。”
朱由檢說道:“愛卿如今已經三十有五矣,正值壯年,已非弱冠少年,正當受封。”
李植拱手又說:“臣屢屢受封,進階太速,恐引議論。”
朱由檢哈哈大笑,撫須說道:“愛卿謬矣。愛卿南征北戰,北拓三省,東征朝鮮,再平日本,南吞呂宋。我華夏幾千年不曾有疆土之功如此盛者。愛卿之功,名震海內聲馳九州,婦孺蒙童何人不知何人不曉?以卿之功受封親王,無人可議,無人可論!”
李植眨了眨眼睛,最後說道:“臣非大明宗室,以外姓身份受封親王,於祖制不合。”
朱由檢正色說道:“愛卿謬矣。祖宗在世時候,可曾遇到如今這三百年未有之大勢?流賊橫行,東奴南下,士紳叛軍圍攻京城,江山社稷屢屢陷於危難之中,正是愛卿挺身而出,這才救下朝廷社稷。”
“愛卿這親王之位,當仁不讓!”
李植看了看朱由檢,拱手說道:
“臣謹受命!”
李植接受了親王冊封,這親王爵位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朱由檢哈哈大笑,從御座上站了起來。他親自從禮部尚書手上拿過那個冊寶,親手交到了李植手上。
抓著李植的手,朱由檢語重心長地說道:“這大明的江山,還要齊王拱衛!”
看到天子如此看重李植,親自授予冊寶,百官們都有些吃驚。皇極殿內外的千名文武官員們齊齊跪了下去,大聲唱道: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第九百六十八章 誤會
三月初九,李植坐在乾清宮中,面對坐在書案後面的天子朱由檢。
在乾清宮被賜座,坐著和天子暢談國家政策這件事,對於一般的大臣來說是很大的榮耀。一般的大臣坐在這樣的椅子上,都是小半個屁股坐在椅子上,身子前傾,臉上掛著必恭必敬的表情。
不過對於李植這樣的親王來說,堂堂齊王,自然不需要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