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心窩之上,太史慈忍痛大吼,須臾奔雷槍倏然望張遼面門刺來,張遼驟然一閃,槍頭貼著張遼耳朵刺去,犀利的鋒芒將張遼的右耳割出了一條血痕。
說時遲那時快,這般情景就發生在剎那之間。太史慈眼前彷彿閃過了其一生的戰績,最後太史慈帶著無盡的不甘,扯聲喝道。
“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我蜀國尚未能剷平亂賊,一統天下,奈何死乎!!”
太史慈言訖而亡,屍體墮落馬下,蜀兵皆俱太史慈之威,見其死仍不敢靠近。張遼在屍體倒時,就把畫戟收回,冰寒的目色裡,亦不覺生出幾分敬服之色。
這般頂天立地的漢子,縱使是有極大仇恨的死敵,亦讓人不得不生出敬意思。且說,此處戰事結束。比及已是平明時分。豔陽剛起,光華璀璨,只見四處一片狼藉,河水死散,屍體遍野。一陣清風拂來,彷彿帶著陣陣令人陡升悲涼的血腥之味。一個年少的唐兵,望去四周,一陣恍惚,不禁自問,如此殺虐,究竟為之若何?
此時,不遠處一連陣吵雜聲傳來,原來是關羽、趙雲各引兵馬歸來。關羽先是來見文翰,告之前事。原來劉備在大部兵馬擁護下得以逃脫,而張飛、張任兩將留於一峽口斷後,關羽與兩將大戰近百個回合,心想劉備早已逃脫,不敢貿然行事,隨即退走。文翰聽聞劉備逃去,吸了一大口惡氣。雖然他早料,如今的劉備已非往日之困龍,身邊聚有大量的英勇將士,若想將其擊殺,並無那般輕易。話雖如此,但亦難免有幾分惋惜。隨後趙雲趕來,道說中了諸葛亮的奸計,被他逃脫,然後又將張薿頭顱奉上。文翰遂命各軍就在寨中先做歇息。諸軍安置定後,文翰召諸將來與帳前,各做封賞,隨後又告之諸將,魏延之死。諸將聞言,皆有哀色。魏延此人雖是重於名利,但為人卻是耿直豪爽,與各將皆有不菲交情。文翰亦是傷悼不已,命厚葬於葭萌東南威虎山下,追封魏延為厲獅侯。
隨後群刀手將今日所擒將校一眾押了過來,文翰面色冷寒,刀目威凜,如同可判人生死的閻羅王。有五六個蜀軍將校,看得早就嚇得膽寒,連忙拜伏於地,乞哀請命。
文翰見了,眼中起了幾分鄙夷之色,冷聲問道。
“你等怎敢抗孤!?”
那五六人連忙齊聲答道。
“上命差遣,身不由己。望唐王憐憫,誓以死報。”
文翰聽了,冷哼一聲,就教斧手將那五六人推出去盡斬。隨即,文翰又望向剩餘的七八個將校,冷聲問道。
“你等皆乃忠義之士,可願降孤?”
其中有幾個乃是精明之人,早前並未乞哀,便是想著先讓那些人先探文翰的態度,後來見那些人盡數被殺,心裡暗暗慶幸。當下紛紛出來請命,口道願降。文翰聽了,冷然一笑,口中說道。
“你等這些狡詐之輩,孤殺你等,猶殺狗彘耳,空汙刀斧!!劉玄德軍內若各個將士都似你等,必將不攻自破,便讓你等歸去!”
文翰喝畢,便教斧頭將那幾個人盡數推出寨外,全部放歸。此時帳內剩下幾人人,皆睜眉怒目,立而不跪。
文翰凝色望著,又問可否願降。哪知其中一人,臉色一震,怒聲就罵。
“我寧死於刀下,豈降你耶!”
那人罵畢,其餘人皆紛紛罵之,幾人罵不絕口。帳內西唐諸將聽得,無不臉色大變。關羽冷哼一聲,殺氣頓起,一股極其悚然的氣勢驀然爆發。那罵著幾人,皆只覺心頭一顫,各個都好似覺得自己心頭被一隻大手捏著。文翰卻是淡然一笑,便教斧手將那幾人先是收押,日後再做處置。
不一時,處置已定。文翰望著龐統問道。
“士元覺得孤這般處置,可有不妥?”
“主公擅分忠奸,更有容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