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能射殺江東猛虎孫文臺,天下為之一驚。潘某今日得見,實是榮幸至極!”
潘鳳拱手作禮,兩人四目對視,各是賞識。兩人一番寒暄後,潘鳳向劉琦暗投了一個眼色。劉琦微微頷首,臉色一凝轉身向黃忠問道。
“素聞黃將軍乃忠義之士,時下荊州外患內憂,勢局動盪不安。將軍有何策也?”
黃忠一聽,心裡遂蕩起陣陣漣漪。荊州所處勢局,他豈會未有發覺。北方曹操虎視眈眈,南方孫策蓄兵勢壯,此為外患。而此時劉表命在旦夕,蔡氏把持重權,若劉表一旦逝世,蔡氏定會趁機攏權,圖謀荊州。
對此,黃忠一直心有憂慮,奈何他人微言輕,有心而無力。此時大公子劉琦,向他問計,黃忠難免心潮滂湃,當即拱手而告。
“依老夫之見,大公子應諫告主公,暗中分削蔡氏勢力,再遣大公子回荊州處政,以公子為首,聚集蒯越、蒯良兄弟等忠義之士對抗蔡氏,與其分庭抗禮,以此來穩內局。至於外患,北有劉皇叔把守新野門戶,可無憂也。南有韓將軍坐鎮,老夫願肝膽塗地輔佐韓將軍,以保江夏萬無一失,還請大公子不必憂心。”
黃忠所諫確實是妙,不過黃忠卻不知,時下劉表已經逝世,荊州已發生驚天動地的變故。黃忠一席話落下,潘鳳和劉琦面容皆露出喜色。
黃忠敢於進諫,削弱蔡氏的勢力,可見其並不像韓玄那般,暗中投靠了蔡瑁。
“黃將軍果是忠義之士!我父在天之靈,亦欣慰也!”
劉琦喜極而泣,仰頭呼道。黃忠卻是臉色劇變,虎目大瞪,忙問道。
“大公子此言!!!難道主公已!!!”
劉琦雙目一眯,目光內盡是怒恨之色,當下從衣袖內拿出劉表的遺屬,遞向黃忠,同時一一告之蔡瑁惡行。黃忠急拆信而觀,一邊聽著劉琦的言語,老淚眾橫,悲愴不已,哭不止聲。劉琦觸景動情亦隨之而泣。潘鳳在旁相勸二人,自然不在話下。
少時,哭聲漸止。黃忠通紅的虎目內,盡是滔天殺意,雙膝一跪,向劉琦厲聲說道。
“蔡瑁大逆不道,擅改先君遺命!老夫不才,但願以微薄之身,助大公子重奪荊州大位!”
劉琦急扶起黃忠,凝聲而道。
“黃將軍快快請起,若得黃將軍所助,大事可濟也!”
“不知大公子可有計策?”
黃忠遂又向劉琦問道,同時目光暗暗地瞟了潘鳳一眼。他心知,潘鳳既然隨劉琦來到江夏,劉琦必定先前早已尋找過劉皇叔商議大計。劉琦重重點頭,隨即低聲而道。
“蔡氏勢大,擁兵自重。眼下荊州唯有我叔父劉玄德能與其對抗。且先父亦有遺命,要我與叔父同理政事。先前我已與叔父有過商議,黃將軍所有不知,叔父麾下軍師諸葛孔明,乃曠世奇才。對於剿滅蔡氏之事,諸葛孔明已有計策。即時我等只需取下江夏,其餘之事,皆有諸葛孔明佈置,黃將軍不必多慮。”
“諸葛孔明,豈不是那出計助劉皇叔擊退曹子孝五萬大軍的奇才?”
黃忠一聽諸葛孔明之名,頓時臉上湧起幾分喜色。劉琦露出一絲笑容,頷首應道。
“正是!”
“若有此人出謀劃策,大公子可安枕無憂矣!不知我等要如何取之江夏?”
“韓玄在江夏手握重兵,此人乃奸詐之徒,早與暗中降了蔡瑁。此時我回至江夏,他必然欲要害我,來討好蔡瑁。諸葛先生料定,韓玄必有招數。我等暫且靜觀其變,即時我會令人通知黃將軍。還望黃將軍到時出手相助,若能誅殺韓玄此人,江夏便可兵不血刃而取之!”
劉琦雙目聚光,不知為何,自從他得以劉備、諸葛亮的協助,他的自信心膨脹了許多,懦弱的性子亦變得堅韌不少。亦或許是,時下家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