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的光芒不如其師弟鬼才‘郭嘉’,毒士‘賈詡’,臥龍‘諸葛孔明’,鳳雛‘龐統’,江東不世俊才‘周瑜’那般顯赫,但這並不代表戲志才其才智,就比他們遜色。就憑戲志才剛才一番驚天之言,不世之謀劃,足可堪比諸葛孔明的隆中對的三國鼎立!!
只可惜在正史上的戲志才,因天性放縱,屢次得罪曹操,因此後來曹操手下人才濟濟之時,已不受重用。最後戲志才因不得志,鬱鬱不樂重病而亡。當然在一些野史中,也有記載是曹操忌憚他的才智,怕他投於其他諸侯,而將他殺害了。
“主公謬讚了。隆不敢當。”
戲隆聽文翰盛譽他有神智之才,可見得文翰對他的才華有多麼重視,戲隆心花怒放,但還是收了幾分放縱,謙虛說道。
“莫要在我面前裝謙虛,志才你我皆是家人,在我麾下你但可秉真性而為。”
戲隆聽得心中溫暖,試問哪個超一流的謀士,沒有一點怪性子。文翰能夠容忍,這讓戲隆覺得,實乃他一生所幸。
“如此,主公願隆之言。暫且放下對呂奉先的仇恨,安穩幷州,召集人才,徵兵蓄戰?”
“大局為重。自然如此。”
“好,如此隆就放心了。”
戲隆微微一笑,精神忽然好了許多,後來又和文翰對未來謀定的局勢談至深夜,才各自散去。之後的日子,文翰果然聽取戲隆的吩咐,在幷州、河東之地開始徵兵,同時又發出聚賢令,召集天下俊才。
此時的文翰已不是當初的新任河東太守時的小人物,文翰得了幷州之後,李催、郭汜為了安撫文翰這頭巨虎,同時又在太僕朱儁保舉下,兩人皆向漢獻帝進諫,封文翰為幷州牧,冠軍侯。因此,如今的文翰,已是名副其實的冠軍侯,更是一州之牧。文翰可謂是寒門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所有寒門士子的偶像。而文翰歷來不注重身份出身,只重才智。不出數十日,來自天下各州郡的寒門士子,慕名投來。同時也有不少豪門家族,也對文翰改觀。畢竟文翰如今勢力已不容小覷,當下又是亂世,誰最終會成為天下之主,難以推測。而豪門人正因為能夠百年不衰的原因,就是他們擅長於分散投資,讓族中的有才族人,投奔於各方勢力。
一時間,文翰可謂是應接不暇,這些來投計程車子,有一些才俊之士,雖然不少在歷史中並無出現,但卻並不代表他們並不出色。其中不少人管理一縣之地搓搓有餘。而其中,有兩人的到來,令文翰可謂是心花怒放。
這兩人都是由文翰的老丈人蔡邕推薦,分別是來自潁川長社的鐘繇,鍾元常。還有來自東海郯地的王朗,王景興。
鍾繇,他出身於東漢望族,祖先數世均以德行著稱。曾祖父鍾皓,溫良篤慎,博學詩律,教授門生千有餘人。祖父鍾迪後因黨錮之禍而終身沒有做官。其父親早亡,由叔父鍾瑜撫養成人。
在史中,他在曹操麾下屢獻奇策,為當時的曹操安穩關東諸侯,才讓曹操有空餘之力發展勢力。一直深受曹操重用,後來更是官至太傅。關於鍾繇的傳說亦是不少,相傳鍾繇小時候有次和鍾瑜出去遇著個算命的,相者說,此童有貴相,然而會遭水厄。結果沒走幾里,過橋時馬驚,鍾繇落水幾死,於是鍾瑜認為相者的話是對的,就很看重他,族中為他耗費重金,請天下有名良師,從小重點培養鍾繇,鍾繇長大後,亦無辜負族中重望。他剛到如冠之年,便舉孝廉,累遷廷尉正、黃門侍郎。後來因董卓入京,而辭官歸家。而蔡邕在朝為官時,就常被鍾繇的才華所驚豔,對其甚是看重。蔡邕當時乃是文官巨鱷,能受到他的看重,鍾繇可謂是受寵若驚,後來蔡邕更是時常請鍾繇到他府中,與他談學論德,給予鍾繇不少教誨。鍾繇一直謹記於心,將其視為師長。
之後,蔡邕聽文翰頒發了聚賢令,便想起了鍾繇這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