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有聲有色有趣有味兒的南洋華人創業傳奇故事便娓娓道來。
這個故事說的是南洋蘭芳國大總統趙學寧艱苦創業的故事,講述了出身貧寒的趙學寧和他手下的八十八好漢歷盡艱險建立蘭芳國、庇護海外華人還抱得美人歸的傳奇故事。
這故事講的非常好,節奏也把控得很好,讓人聽了就忍不住想要繼續往下聽,如痴如醉,甚至有為此茶飯不思者。
每當聽眾們聽到說書先生們講到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時,便集體狂躁,要求說書人們接著往下講吓去,甚至集體起鬨,逼得說書先生掩面而走,不敢停留。
那麼好的故事,那麼好的生意,怎麼能不拉長演講週期、把利益最大化呢?
別說說書先生們,就算是茶館兒的掌櫃、街頭巷尾的小商小販們那也是期待這個故事能講長一點,好讓他們多賺幾天錢。
得知這個情況之後,舒常更加好奇了,於是讓人去為他尋來《南洋英雄傳這個話本。
總督大人發話,就沒有看不到的可能,官僚們在這種事情上總是出乎意料的高效率,沒過一個時辰,一本《南洋英雄傳就出現在了總督大人手裡。
“這書……是官府允許刊印發行的嗎?”
舒常詢問那小吏。
小吏搖頭表示不知。
“話雖如此,但是這年頭街頭巷尾流傳的話本小說大部分都是沒有官府允許刊印發行的,很多人只是寫些打發時間的小故事,就算官府允許,也不會有書商幫他發行,所以大多都是那麼幾本孤本傳來傳去,沒什麼影響。”
舒常點了點頭。
他雖然脫離群眾很久,但是他也知道,就算在乾隆爺極其嚴苛的文字獄政策打擊之下,市井之中也依然有惡俗的話本小說流傳的蹤跡。
這東西主要是一些識得幾個字的平民在看,沒什麼政治意義,就是有點傷風敗俗,不為道德君子所容,打不掉,管不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如果硬要管,能把官府的腦袋都給忙炸掉,在這個乾隆爺都開始享受的時候,他們還是不要多事,只要不明目張膽講造反就可以。
一念至此,舒常就翻開了這本小說,開始看了起來。
舒常本以為這種民間惡俗小說隨便看幾眼就沒什麼感覺了,結果一看之下就像是著了魔一樣,一整天了也不處理政務,吃飯都是一邊看書一邊吃,從中午一直看到半夜時分,總算把這個故事給看完了。
看完之後,意猶未盡,雖然已經深夜,但還是把其中幾章特別有意思的章節拿出來反覆地讀,一直讀到下半夜,舒常大人才終於因為困頓而無法堅持,上床睡覺了。
一覺睡到下午,舒常起身,一轉眼看到自己枕頭邊上的那本《南洋英雄傳,又想起自己昨天的瘋狂,不由感到一陣恍惚。
這故事,實在是太懂人心了。
且不說這個故事裡頭的那個叫趙學寧的傢伙是真的存在的,就說這個故事的行文脈絡,那也是相當的有趣。
主角團由弱到強,由小及大,一個一個的打敗敵人,一個一個的吞併敵人,一點一點的發展壯大,每一個階段都能給人十足的暢快感。
尤其在面對一些十分難以對抗的強大對手的時候,這小說還能透過文字營造出一種緊張、壓抑的氛圍,直到大戰結束,豁然開朗,人人喜笑顏開,大團圓大結局,美得很。
更有趣的是,這小說沒有用文言文的方式寫作,而是儘量採用了白話寫作,所有詞句讀之通順,遠超他目前所知道的其他作品。
可以說這完全不是給文人墨客看的道德文章,也不是什麼官面公文,就是一本專門為底層小老百姓所服務的傳奇小說,看了之後讓人感到愉快,除此之外,也沒有別的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