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了進攻方戰車發出的低沉轟鳴聲。帝國近衛軍第1裝甲叢集的5個獨立坦克連和9個滿編裝戰連經過長途奔襲進抵萬德利茨東北方約20公里的公路地帶,官兵們頂著源自本能的重壓沉穩向前,直至在大概800米距離被蘇軍崗哨發現,他們才打破靜默猛烈開火。炮射照明彈如流星般飛過樹林上空,瞬間綻放的白色光芒將公路連同在公路兩側臨時宿營的蘇軍部隊照得無處藏身,那些外形特徵鮮明的T…54中型坦克簡直就是進攻方炮火的吸鐵石,只見這些尚未發動的鋼鐵戰車一輛接著一輛被炮彈擊中,有的外殼發生爆炸而內部情況不明,有的在遭受打擊後冒起黑煙,還有的突然發生殉爆,熾烈的火球迸射開來,剎那的光焰刺得人們不敢正視。
各種光源的映襯下,借樹林、灌木和長草隱遁身形的德軍戰車在緩慢有序地向公路推進,而身穿黃綠迷彩服的德軍步兵們低著頭、彎著腰。以突擊步槍或反坦克火箭筒為武器,勇敢無畏地走在了己方坦克和裝甲車之前。他們的這種舉動可不是盲目陷陣,當蘇軍警戒部隊的反擊火力尚不足以構成致命威脅之時,他們大踏步向前推進。而當多數蘇軍官兵反應過來加入戰鬥,戰場上的槍彈炮火變得密集而危險起來,他們便不再快速前行,而是展現出精巧、熟練的戰術配合,在距離公路三百至四百米的地帶形成“隱蔽戰線”。為了擺脫被動挨打的困境,蘇軍擺出一貫的強硬姿態,坦克發動之後不是後撤或原地防禦。而是正面朝向敵人發起反突擊,並且格外重視車組之間的掩護配合。在這種情況下,遭到襲擊但數量處於優勢的蘇軍裝甲部隊逐漸扳轉場面上的被動,在公路一側閃動的炮口焰光漸漸多了起來,而且蘇軍T…54坦克裝備的100毫米線膛炮本身就擁有火力上的明顯優勢,理論上完全可以壓過仍然使用75毫米炮的對手,但大炮的口徑絕不是決定戰鬥勝負的唯一標準。蘇軍投入反擊的炮火固然兇猛,發射的照明彈也不少。可他們的炮彈卻沒有真正擊中對方几輛坦克戰車,從此時的情形來看,德軍坦克不攜突襲之勢迅速拉近交戰距離是經過深思熟慮的——T…54在技術上較以往的蘇軍坦克並沒有劃時代的跳躍。它的射擊精度依然乏善可陳,增加火炮口徑後反而加大了裝填手的負擔,而且彈藥和燃料的儲存位置依然是一個致命缺陷,很容易引發二次爆炸,唯一值得蘇聯人驕傲的是它效能優越的懸掛系統,使得這種看似笨重的鋼鐵戰車能夠毫不費力地翻山越嶺。隨著蘇軍反擊的深入,T…54坦克不斷遠離公路。有那麼一小段時間,在公路上方投放的照明彈造成了背光效果,使得德軍一方的火炮命中率出現明顯下降,而當蘇軍坦克正面相向時。豹式坦克的75毫米炮就顯得有些乏力了,在500米以外發射的穿甲彈很難從正面擊穿T…54,尤其對它的鑄造炮塔無可奈何,戰鬥距離的拉近反過來有利於蘇軍坦克提高火力精準度。不過,戰場形勢的發展卻並不如蘇軍官兵期盼的那樣,因為他們的坦克很快遇到了新的麻煩——那些突前至戰場中央的德軍步兵。坦克在大多數時候都堪稱步兵的天敵。可有時候情況也會反轉過來,手握“鐵拳”的德軍步兵正等著蘇軍坦克進入百米距離。他們此時所使用的是鐵拳系列的第三代產品,依然是傳統的目測觀瞄、火箭推進、空心裝藥,其破甲深度達到220毫米,而且彈體的飛行速度和穩定性有較大提升,這意味著技術熟練的操作手有更高的把握擊中移動目標。
看著己方坦克一輛接一輛地遭到毀傷,那些距離稍遠的蘇軍坦克和自行火炮試圖用槍炮清掃這些難纏的德軍步兵,然而編成數十個反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