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發現盛明蘭變了,自從生子那天九死還生後,盛明蘭就徹底變了一個人,原本的善良全被拋去,除了有限幾個親人外,盛明蘭誰也不在乎。
這種轉變王剛倒是覺得很好,因為只有這種性格,盛明蘭才能在後宮生活下去。
治平四年一月,春節剛過沒多久,官家趙曙一連幾日都沒上朝,暫由太子趙頊代理朝政。
王剛接到盛明蘭傳過來的訊息,趙曙病重,太醫院束手無策,顧廷燁已經帶領五萬禁軍進入汴京城,駐紮皇宮,以防萬一。
做了四年皇帝的趙曙,可能快不行了,王剛倒是沒有一點意外。
縱觀古今,做皇帝的就沒幾個能長壽,尤其是宋朝的皇帝,內憂外困,煩心事太多,能活的久才怪。
官家趙曙今年才三十五歲,之所以身體會垮,也有他自己平常縱情聲色有關。
自從鬥倒曹太后,趙曙沒了大敵,更沒有管束後,徹底放縱自己,後宮規模一再擴充,誰勸都沒用。
結果就是趙曙身子被後宮女人掏空,今年冬天受了點風寒,然後就一病不起。
王剛接到訊息的第三天,趙曙終於沒撐住,病死於福寧殿,太子趙頊在他官柩前黃袍加身,繼任為帝。
趙頊繼位後,尊嫡母高氏為太后,太子妃盛明蘭為皇后,一歲多的嫡長子趙俏被封太子。
盛家也因為盛明蘭被封后,地位水漲船高,盛紘成了國丈,王剛和盛長柏晉升國舅爺,父子三人全都官升一級。
王剛也由兵部右侍郎升為左侍郎,原來的左侍郎平級被調往工部。
趙曙駕崩後不到一個月,西夏再次集結三十萬兵力,威脅大宋邊關。
官家趙頊本想讓顧廷燁調禁軍去支援英國公。
可沒想到的是,西夏起兵後三天,大遼也集結三十萬兵力進犯雁門關。
大宋兩面受敵,趙頊當即頭大,召叢集臣商議對策,王剛作為兵部二把手,自然也在其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整合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援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 換源app】
兵部職權早就被樞密院和三衙分光,朝會時連兵部尚書都沒發言權,更何況是王剛。
王剛只能站在一邊,看著朝臣唇槍舌戰。
朝臣分為兩派,一派認為大遼西夏同時犯邊,大宋腹背受敵,不可能獲勝,不如派出使臣求和,多付一些歲幣,使兩國退兵。
另一派則想舉全國之兵,北拒大遼,西克西夏,誓要揚大宋國威。
兩派的大臣在趙頊面前陳情利弊,斗的不可開交,最後交給官家趙頊決斷。
趙頊剛繼任皇位,就面臨如此困難抉擇,頓時有些不知所措,然後他看到了一直氣定神閒的王剛。
“兵部侍郎,你曾力克西夏大軍,不知對這次大宋困境,有何高見?”趙頊突然開口道。
皇帝開口詢問,王剛自然不能裝聽不見。
只見王剛走出列,對趙頊說道:“臣才疏學淺,高見自然沒有,餿主意倒是有一個。”
趙頊被提起興趣,問道:“朕倒想知道,你的餿主意是什麼?”
朝臣們也停止喧鬧,一起看向王剛。
王剛清了清嗓子,說道:“臣以為,不管主戰還是主和,對我大宋都非最好的選擇,我們應該且打且和。”
樞密院中書令朱泉問道:“敢問盛大人,何為且打且和。”
王剛對趙頊說道:“臣以為,弱國無外交,若是我們一仗不打,就主動找大遼和西夏求和,必然會讓對方獅子大開口。”
朱泉說道:“盛大人的意思是,效彷當年澶淵之戰,先與大遼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