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為中心,向周邊地區修建房屋。隨著兩百多蘇聯原住民相繼離開貝加爾湖,整個村落,直接變成一座擁有兩千餘人的中國村落。
當然,兩千餘移民到來以後,原兩百多蘇聯人所開墾的土地,遠遠不夠大家耕種。
於是,在貝加爾湖地區播種集結到來前的半個月時間,兩千多移民將周邊所有可以開墾的土地全部翻了個遍後,最終滿足全村每人分配五畝地。
對於這些在關內已經活不下去,連一畝屬於自己土地都沒有的移民來說,每人五畝土地,除去應該上繳的稅收後,雖然不足以讓家人過上富足的生活。但是,人均五畝土地,已經完全可以滿足家人在接下來一年內不餓肚子。
這個看起來非常容易實現的事情,在關內,這些移民是想也不敢想的。可是,自自己出關以後,在國防軍的幫助下,這個以前自己從不敢奢求的事情,竟然全部變成現實。因此,在分到屬於自己的土地後,幾乎所有移民都主動跪下,給國防軍將士磕了三個頭表示感謝。
看著已經獲得豐收的金黃色麥田,分散在各地的二十萬移民,幾乎是牟足了勁,加班加點的收割糧食。而就在這時一臉連長李天山帶領的一百多號國防軍將士,忽然人手一柄鐮刀,出現在田間地頭,將大家目光給吸引
對於駐紮在周圍的國防軍將士,經過半年多的相處,每位移民都知道,這些將士不同於關內軍閥部隊。因此,看到這些將士後,忙活在地裡的百姓,紛紛抬頭對李天山打招呼。
一連一百多將士,在周圍百姓的注視下,很快集中到李天山面前。掃了一圈周圍部下後,李天山候著嗓子開口道:“兄弟們,還記得出發前我說的嗎?咱們國防軍是人民的子弟兵,吃的是老百姓上繳的糧食,沒有周圍百姓,就沒有我們每個月拿到手的豐厚軍餉。所以,今天我帶著大家來幫助老百姓收割糧食,讓百姓知道,他們每年上繳的糧食沒有白繳…。”
“現在我命令你們,全部分散出去,一人幫助一戶百姓收割糧食,現在開始行動…”
看到蜂擁著走向田地,幫自己收割糧食的國防軍將士,分散在田地中間的百姓終於明白國防軍此行的目的。一個個百姓臉上,紛紛對身邊官兵投去一絲充滿感激和親切目光。
李天山臉上前往的一塊麥田。一家父子三人對李天山表示一番感謝後,就開始揮動手中鐮刀進行勞作。農村出身的李天山也沒有閒著。跟著父子三人一起,開始揮汗如雨的忙碌起來。趁著自己收割小麥的空閒,李天山帶著聊天口吻問道。
“老鄉,看田裡的情況,咱們來貝加爾湖地區的第一年收成應該不耐…。一畝地至少能打出三四百斤糧食…”
看著手中沉甸甸的小麥,五十多歲的父親臉上,馬上露出憨厚的表情。對著正熟練收割小麥的李天山一臉滿足的回答:“這位長官說的不錯…。這裡的土地比關內的土地肥沃多了,雖然是第一年進行耕種,但是。一畝地收穫四百斤糧食,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聽到這個數字,李天山也被狠狠震撼了一番,對著面前老漢感慨道:“老鄉,一畝地四百斤糧食,五畝地就是兩千斤糧食。看來老鄉家從今年開始,就可以過上好日子了…”
出人意料,面前五十多歲的老漢並沒有表示贊同,而是無奈的搖了搖自己腦袋。回答道:“長官,哪有你想的那麼好…。兩千斤糧食,看起來很多,但是。上繳三成的糧稅後,就只剩下一千四百斤。咱們一家上下一年吃的鹽巴,穿的衣服。用的燈油…。很多東西都要拿糧食去換,這樣算下來。一年收成只能保證全家老小不餓肚子…。”
李天山默然的點了點頭,對著老漢長嘆道:“還是這裡的土地太少。要是一人能分到十畝地就好了。現在看來,咱們要想透過種田過上好日子,還是非常困難,必須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