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認為。”
“所以當年我可是很飛揚跋扈呢,三大書院以松山書院為首,但我入的是長楓書院,那幾年每次書院比試我都能拔得頭籌,讓長楓書院緊逼松山清溪兩大書院。同齡人中別的方面且另說,在功課上卻是我最強的,可惜學業再好有什麼用?人蠢眼瞎的,看不清繁華下的齷蹉。”
“相公,”顧蘇氏忍不住輕聲道:“你是很聰明啊,我祖父和父親都說您很厲害的。”
“那不過是表象罷了,等三哥一進京,表象就毀了,”顧樂康輕聲道:“我一直生活在大家構建的虛幻中而不自知,而三哥出現後直接捅破了我的幻想,先是我的師長,朋友同窗,然後是我的父母,我的整個家族,甚至整個京城。”
顧樂康鼻頭微酸,卻微笑道:“不過我很感謝他,雖然真實會很苦,但總比一直生活在虛妄之中要好。人只有一生一世,難道我到這世間來走一遭,便只能活在虛假中?”
顧蘇氏愣愣的看著他。
“我對他心懷愧疚,卻也心懷感激,至於嫂子,”顧樂康輕笑道:“當年還是她點撥了我幾句,不然我也沒時間做準備,後面肯定會更心苦。”
顧蘇氏伸手握住他的手,“現在都好了。”
“是啊,現在都好了,我有了你,還有了兒子,一切都好了。”顧樂康握住她的手輕聲笑道:“他不怪我,我心安了許多。”
顧樂康心情放鬆下來,倒是覺得日子比以前還要好過許多,方氏的精神依然不好,偶爾會自言自語,說些瘋癲的話,但大部分時間她都是安靜的。
顧樂康和妻子每天都抽出時間來陪她,讓她到花園裡散散心,看看孫子,她的情況雖沒有好轉,卻也沒有再惡化,最要緊的是她不會再提起顧懷瑾。
但顧老侯爺卻不行了,他本來就是在熬日子,一直撐著不敢死,生怕他一死顧樂康就要守孝,因此斷了前程。
但現在他兒子死了,顧樂康已經要守三年孝,傷心失望加之放鬆的心態一來,他便熬不住了。
顧懷瑾出殯一個多月後,顧老侯爺也去世了。
顧老侯爺算喜喪,大家並不多傷心,但連著辦兩場喪事,侯府裡低落不少,有一種日暮西山的感覺。
這一次,顧景雲都不帶家人了,僅自己來上三炷香,雖有些責怪的聲音出來,但大多數人是沉默。
那些雜音存在了一段時間也就慢慢消失了。
忠勇侯府由顧懷德降爵繼承,侯府變成了伯府,顧懷德忍不住和兒子顧樂莊感嘆道:“果然如你祖父所說,我們府上要沒落了。”
“父親,都是兒子無能,沒能建功立業……”
顧懷德搖頭感嘆,“怎麼能怪你,現在是太平盛世,武將難有出路,而我們家的人除了你三叔那一房在讀書上都沒有天賦,想要出頭太難了。”
提起這事他就不由想到顧景雲,忍不住嘆息,“要是顧景雲不分宗也好了,有他和康兒在總能把侯府撐起來……”
顧樂莊抿嘴不說話,心中暗道:那還不是你們當年做得太狠,把人休了也就算了,還派人去追殺。
顧懷德顯然也想到了這件不太光彩的事,輕咳一聲道:“你祖父喪期未過,承爵就不用大半了,我們自家吃個團圓飯,把匾額換了就行了。”
“是。”
等顧懷德承爵,祖父的熱孝也過,顧樂康就開始計劃著回老家守孝。
顧懷德有些不贊同道:“守完孝你還得謀官,何必回鄉?雖說守孝期間不宜飲酒作樂,但一些交際往來還是可以的,你總得為孝後考慮。”
顧樂康卻道:“大伯,我在京城並沒有幾個朋友,還不如回鄉安心讀書。”
“在京城不也能讀書嗎?”
顧樂康沉默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