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依然沒來,而年關將近,大家都要準備年貨,其他人家出門看到那段已經泥濘的雪路,嘆息一聲後果斷繞路。
那幾家也開了門,糾結的看了一眼門前的路,最後悶悶的搬出石頭和以前一樣踩著出門。
第三天楚逸和楚瑜依然沒來,有人忍不住跑到顧府來打聽,“顧先生的那兩個學生怎麼不來掃雪了?”
守門的老李頭早早得了老爺吩咐,聞言慢悠悠的道:“學生也要過年啊,書院放假,他們都回家去了。”
“那路豈不是又要封起來了?”
“各人自掃門前雪,只要人人都遵守此規矩,路又怎會被封?”
這番話被傳到了那幾戶人家中,這一條街都是鄰里,出來都被人用異樣的目光看著,委婉的勸告,尖酸的諷刺差點把他們淹沒,饒是他們臉皮很厚,此時也有些承受不住。
而且,已經享受過大路通暢的便利,他們也很難再忍受這種汙爛的道路。
幾戶人家在新一天的太陽昇起時總算是忍不住扛著鏟子和掃帚出來跟大家一起掃雪了。雖然馬馬虎虎,但這條路又通了。
楚瑜和楚逸再次從顧府出來時便不用再繞路,倆人對視一眼,楚逸問,“學兄,你說顧先生叫我們在此掃雪是為了磨鍊考驗我們,還是為教育這幾戶人家?”
楚瑜想到這幾天被查問學識,被試卷掩埋,也不由幽幽一嘆,搖頭道:“我不知啊。”
楚逸也不由嘆氣。
這幾天他們神經緊繃,以為做完了試卷顧先生會決定收不收他們做弟子,然而他們想的還是太過美好了。
顧先生收了試卷卻丟給他們每人一本書,讓他們拿回去看,第二天再上門時他便開始查問知識,從啟蒙書籍問到大學中庸,甚至史書雜記皆有涉獵,但就是不開口收他們為徒。
倆人的心絃緊繃著,今天再看到這條路上的變化,倆人越發不敢確定顧景雲之前所為真的是想收他們為徒而設的關卡?
或許真就是為了解決這條路上的頑疾?
倆人第二天頗有些不自信的捧著做好的作業上門,楚逸還好,他才十一歲,可以一直努力下去,楚瑜卻不由動搖起來,畢竟他已經是舉人,時間很少,他不確定自己能守到顧景雲開口。
倆人皆沉默的站在顧府門前,楚逸扭頭看了楚瑜一眼道:“學兄,我們走吧。”
楚瑜不動。
楚逸便伸手抓住他的手,嚴肅的道:“顧先生說學無止境,我也認為讀書不是隻到考中進士而已。我二叔還說過只要堅持便總有所得,哪怕達不到最初的目的,也不會白堅持一回。學兄,難道這段時間你沒有進步嗎?”
楚瑜臉上的猶豫漸漸收起,他在課堂上和顧景雲學到不少,但跟在他身邊學到的更多,楚逸說得對,哪怕他最後沒能拜顧景雲為師,他其實也能學到不少。
他對楚逸感激的一笑,上前敲開門。
老李頭開啟門,看到倆人便咧嘴一笑,“兩位公子來了,快裡面進,老爺早等著你們了。”
“先生在等我們?”楚瑜和楚逸對視一眼,皆有些好奇。
老李頭笑著點頭,“是啊,一早就傳下話來,說是二位公子若是來了便去花廳找他。”
花廳裡,顧景雲正含笑聽安安奶聲奶氣的念《三字經》,黎寶璐在一邊打算盤查賬。
年終了,田莊店鋪和府裡的賬冊都要查,而且今年師父和婆婆又跑到雅州去過年,師父的那份分紅她得算出來給他們送去。
旅遊也是很費錢的,尤其是自在舒適的旅遊花費的錢財更是不少。
楚瑜和楚逸進門便先給黎寶璐行了一禮,然後恭手站在一旁,等安安背完了一段《三字經》才上前和顧景雲見禮。
顧景雲摸了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