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建國三百餘年,氣勢日漸衰弱,至陳惠帝陳文璟繼位時,權臣當道,門閥壟斷。
惠帝十四歲登基,建號永康,由太師穆韓及太保李延成共同輔政,至惠帝十六歲娶穆韓之女穆氏為後親政。
時逢周邊民族侵擾,帝封李延成長子李豹為鎮北大將軍鎮守北方,穆氏兄長穆遠為驃騎將軍鎮守西南方向。
永康十年,陳國大旱,蝗蟲漫天,民不聊生,北方遊牧民族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進攻,李豹兵敗退至山海關。
又傳國丈穆家叛國,內憂外患下惠帝吐血曝病,閉門數日終不治,永康十年九月十六,夜觀帝星隕落,惠帝薨。恰帝后孕有九月,隔日穆氏誕下一子。
時有工部侍郎公輸彥,趁亂盜取玉璽隱匿民間,全力搜捕三月無果。
李家推穆氏之子陳治稱帝,是為陳明帝,改國號建元,拜李延成為輔國國相,主持大政,帝后穆氏為皇太后,囚於寧安宮。
此後天下時局動盪不堪,皇土崩分離析,各方霸主稱權奪勢,戰局不斷,一時之間大小政權如雨後春筍又相互吞併。
至建元十二年,時局逐漸穩定,天下最終被六個大政把控。
中央陳國以建安為都,東臨東海,北至臨江,陳治為帝,實為李氏當政。
北方遊牧民族被完顏家族統一,建燕國,燕王是為完顏首領完顏靖。
南方山勢崎嶇,十二洞主聯盟,尊紫金洞主藍星月為首。
西南以蜀山為屏,被據傳叛國的國舅公穆遠霸佔。
西北連線東西大陸,商貿發達,被以盜墓起家的劉氏六兄弟坐主。
東部遠離東大陸的瀛洲島嶼混亂之下被土著門閥金無方佔領,人稱金島主。
戰亂十幾載,各方疲憊不堪,六政休戰,各自休養生息,恢復通商通貿。
又經六載,天下看似一片和平,暗中有洶潮湧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