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先聽聽他往下說什麼,然後再定奪,於是狄風說道:“想法倒是有,但不算成熟,想必殷公也有想法了,不知能否說來聽聽?”
殷通看一眼狄風手中的竹簡,緩緩地說道:“兵法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項公如今僅想坐享其成,世間哪來此等好事?狄兄弟既已為項公謀士,可想過這些個中道理?”
狄風知道殷通所言的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謀攻篇》,意思是說在行軍打仗之前,既要了解敵方,也瞭解自己的,這樣才不至於戰敗;而不瞭解敵方只熟悉自己,則會勝負各半;倘若既不瞭解敵方,又不瞭解自己,那麼每戰都會必然失敗。
看來這位殷通的確熟知兵書,否則不會張口就能引用。狄風這樣想著,便覺得自己剛才有些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了!因此回答道:“殷公,這個道理我自然明白,要知彼,就應去探查陳勝義軍和秦軍的動向,以備大用。”
“狄兄弟固然不簡單,一點就透,殷某所言,就是這個意思。”
其實,剛才狄風所說的話,也是突然冒出的想法,現在聽殷通的意思跟自己的想法相同,忍不住心情一陣激動。可是激動過後,狄風又讓自己的頭腦冷卻了下來,有些無奈地說道:“只可嘆我初來這裡,身邊沒有可靠之人,如果有的話,我自會派去搜集情報!”
聽狄風如此說,殷通嘿嘿笑了一下說道:“狄兄弟可能有所不知,此前大澤鄉那邊一傳來陳勝造反的訊息,我就派出了幾個探馬,現這幾個人已回,如若狄兄弟想用這幾個人,殷某甘願拱手相讓,以報兄弟的救命之恩。”
沒想到殷通還有這一手,簡直堪比軍統特務了,但轉念一想,狄風又怕入殷通的圈套。因為狄風覺得,自己不過是項梁手下的一位謀士,自己又不是老大,殷通緣何不把這個事情對項梁去說,反而說給他了呢?不會是項梁讓他來的吧?這世界知人知面不知心的人太多了,還是小心一些為好!不要因為殷通對自己多說了幾句好話,就先找不著北了!
拿定這個主意,狄風便哈哈一笑道:“殷公既然有這樣的人,為何不找項公去說?項公自會採用此等建議。”
“狄兄弟,你怎麼既聰明又糊塗了呢?項公本來就對我有猜忌,我敢去把這事如實相告嗎?”
想想也是,受人猜忌本就很危險,如同在刀尖上行走,倘若殷通將他手下有特務的事情告知項梁,那麼弄得好可能會有功,要是弄不好,這個殷通的腦袋肯定又保不住了。既然如此,那便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把這幾個人招攬到門下,讓他們去為我服務豈不是一件好事?就這樣辦,即使項梁知道我手下有幾個特務,可我身為謀士,沒有人手去探聽情報成嗎?除非他項梁腦殘。
狄風想到這裡,覺得自己把“特務”一詞都用在了這裡,很是想笑,但沒有笑,而是鄭重其事地對殷通說道:“殷公如此願把手下歸為兄弟,那麼兄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狄兄弟,我要的就是這句話,殷某也就卸下了一個包袱,省得我這幾個手下無法養活一家老小。”殷通朝狄風連連拱手。
“殷公不必客氣,你這樣做真屬仁至義盡,上對得起項公,對得起幾個弟兄,等有適當機會,我自會將此事稟告於項公,讓項公知你忠心可嘉。”狄風對殷通的表現著實感動,不想掠人之美。
不料殷通咧咧嘴,又連連擺手道:“此事不可,難道狄兄弟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