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了。
2007年的530慘案中,很多主力就是用這樣的手法,把散戶甩開了好幾條街。
“莊家的騙線,既是我們的敵人,也是我們的朋友。”齊飛曾這麼總結道,“很多人想用技術指標賺錢,但又是一知半解,這種散戶最容易被騙線。但如果把莊家的騙線當成老師出的題目,不斷地去琢磨騙線,最終提升了技術,能夠成功地戰勝騙線,那就會找到一條通往成功之路的康莊大道,賺錢是很容易的事情。”
正因為騙線有這樣的特徵,所以莊家一般會利用被大眾所熟知的K線圖型、均線引數,比如大部分散戶使用的5日、10日、20日、30日、60日、120日、250日均線。否則的話,股價突破或跌破這些均線的作用就不明顯,騙線效果就會差很多。
這麼一來,如果莊家按照傳統的均線操盤總體順利,他們就不會輕易改變均線引數,去設定新均線。只有他們發現利用傳統均線在某段時間內不太順手時,才會考慮使用新均線的策略,
但這種情況出現的次數並不多,因為中國的股市歷史不算長,真正懂得技術分析、能熟練掌握均線使用的散戶並不多,甚至有很多散戶連均線是什麼都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莊家只要按正常均線的操作思路操盤,便已經綽綽有餘。因為他們要對付的是大部分仍處於初級階段的散戶,而不是那些精通技術分析的股精型小散戶。
至於騙線的情況,大多是莊家在操作個股時,不幸遇到了強勁的對手,比如一些中小機構、遊資私募,或一批精於技術分析的中戶大戶,他們進的貨比較多,多到莊家都無法忽略和容忍。這時,莊家用傳統的均線來操盤已經對付不了他們,莊家才有可能不斷改變引數,和這些股精們玩貓捉老鼠的遊戲。
因此,大部分主力在操作個股時,對傳統的均線時間引數不會輕易修改,而要改變並設定新均線的也只是少數。
個股如此,大盤更是如此。
經過2007年的牛市大擴容,如今的大盤已今非昔比,盤子變得很大,任何主力想獨自操縱大盤都不可能。即使一些主力聯手,透過操縱權重股來抬高或壓低指數,在均線上製造騙線效果,都是十分困難的。
畢竟他們的資金有限,能力也有限。而且股市中既有做多的市場主力,也有做空的市場主力,不是哪個主力能自由操控的。因此,大盤通常會按照內在的規律執行,因此用傳統的均線來研判大盤總體趨勢,特別是中長期趨勢,是基本不用擔心主力騙線的。
而即使是個股,大盤股也很難被騙線,只有中小盤股相對容易製造騙線。
即使如此,主力也只能在短期均線上做手腳,長期均線就基本無能為力了。
因此,散戶買賣股票時,只要堅持在看短期均線的同時,先看長期均線如何排列,把握好整體趨勢,那麼即使主力有騙線行為,也不容易被主力騙到。
此外,如果散戶技術過硬,對均線的操作非常熟悉,那麼即使發覺主力騙線,你也能看得出來問題,並找到應對的辦法。
這時候多換一些不同的經典均線引數,或許有助於發現問題,但一定要是經典的均線引數,而不是想當然地設計一些時間週期引數。因為只有經過很多人驗證過正確與否的引數,才是有效的引數,也是得到一部分市場資金認可的引數。假設55日線有不少技術派喜歡,他就是經典的,有效的,否則就是沒有市場基礎的,也引發不了市場資金的共振。
總之,換不換引數只是表象,關鍵是要抓住實質問題,抓住主力的心思,看到主力騙線的目的,是製造假突破誘騙散戶接盤,還是別的什麼目的。
因此,在齊飛的建議下,丁旭一般只使用常見的均線引數。
丁旭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