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佈置,又派遣了大批探馬藍旗前往江陵等地打探訊息。
很快,探馬來報,漢朝景王張頜統領兵馬十萬直奔武陵而來;荊州大都督許定遣大將文聘統領水師三萬攻佔了巴陵渡口,虎視長沙,使長沙守將全琮不敢起兵來援。
魯肅聞報,心中不由得對漢軍統帥高看一眼,如此佈防施攻,擺明了是人家兵馬強勢出擊,必然是有攻克武陵之信心。
魯肅使探馬下去,遂召集諸將:“某受都督委託,來此鎮守!敵軍雖勢眾,然我軍亦有城郭之地利,還望諸將與某共守之!”
眾將皆為勇武之士,焉有退卻之意?一個個拍著胸脯吼得嗷嗷直叫。
次日,漢朝景王張頜的先鋒部隊趕到城下,寇城討戰。
淩統請戰而出,率領精兵三千迎敵。
只見漢軍陣中一員大將頭戴鑌鐵鋼盔,身穿醬紫羅袍,外罩鑌鐵百葉甲,手中一柄平頭大刀,英姿颯爽,虎虎生威。
淩統趨馬上前,把刀一指,高聲喝道:“來將何人,因何無故進犯我吳國邊境?快快報上名來,吾淩統刀下不死無名之鬼!”
“淩統小兒,某乃大漢朝五品遊擊將軍魏延是也。爾等主公不服王化,自立為王,自是叛逆!吾勸汝快快投降,免得做某刀下之鬼。”原來是魏延,張頜調劉琦等人隨軍,順勢將劉琦、文聘等編著進行了調配,將劉琦軍中的劉磐、張武與文聘軍中的魏延、王平進行了調換,均衡了一下兩支師部中的武將能力。
此番出戰,魏延請了先鋒,統領一個騎兵團隊當先來到武陵城外。
淩統本就年輕氣盛,見魏延如此說,早已氣火上升,用大刀一拍坐下馬的臀部,揮舞大刀直奔魏延。
魏延冷笑一聲,迎了上來。
“咣噹”一聲,兩把大刀相交,磕在一起。震得二人膀臂發麻。
二人撤馬到一旁,各自觀看掌中大刀,刀上都出現了一刀手指寬的豁口。
魏延心中暗暗稱讚淩統,口中亦是喊了一聲:“好力量!”
淩統隨口應了一聲:“汝也不錯!”
二人悻悻一笑,遂撥馬又戰在一起。
魏延不像張任等人,沒有接受過漢朝文武學院的系統教育,自己武藝並未受到什麼指點。他的經驗亦是依靠著日常訓練和戰場廝殺提升上來的。
饒是如此,他與淩統交戰,亦是相持不下。
淩統早就聽說漢朝那些大將一個個武藝非凡,驍勇善戰。今日一見魏延,果不其然,自己雖然可以取勝,怕是一時半會兒卻難竟功。
二人戰至百十回合,但聽魏延陣中鑼聲響起,魏延撥馬跳出圈外,言道:“某家陣中鳴金,待某看看何事?”
“汝非某對手,去則去吧!”淩統一副不屑的樣子。
魏延本欲再戰,可是一想到軍中軍令如山,遂撥馬回陣。
原來,他與淩統交戰的時候,景王張頜的大軍趕到。張頜知道江東多能人,怕魏延有失;遂使賈詡安排眾兵將安營紮寨,自領劉琦等人來到兩軍陣前。
他看的真切,場上交戰雙方魏延正在逐漸朝著劣勢發展,遂下令鳴金。
魏延見張頜和劉琦來到兩軍陣前,急忙過來見禮。
張頜示意魏延退到陣中,看了看對陣中的淩統言道:“文長將軍,汝本不弱於此子。只是汝不及此子戰場廝殺時日,否則汝擊敗此子當不在話下!今日到此為止,來日再戰不遲!”
言畢,遂領眾人迴歸大寨。
回到營寨之中,張頜單獨找來魏延,對魏延說道:“文長,本王找你了,傳你三式刀法,可助汝明日取勝!不知汝可願學否?”
魏延聞聽大喜,趕忙點頭答應。
張頜遂來到帳外,使軍士取來大刀,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