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誤解了自己,也誤解了作為一名合格武將的標準,扳起面孔來,大聲奉勸。“古語有云,良將治軍,恩威並施。有恩無威,則令不能行。有威無恩,則無人效死。仲堅當日為校尉,自然要待弟兄如手足,而我當日奉命統領全軍,所以必須和弟兄們保持一定距離。”
“多謝弘基兄指點!”李世民知道劉弘基在教導自己,感激地拱了拱手。但很快,他又發現了劉弘基所言的失當處,並找到了極佳的反例,“可仲堅後來帶出了雄武營?”
對於年齡僅僅比自己大了不到兩歲的李旭,李世民不止是盲目地推崇。從兩次遼東之戰到後來的帶兵平叛,對方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裡。私下裡他常常想,如果是自己和對方換了位置,能不能比對方做得更好。所以,他對李旭觀察得遠比劉弘基等人細,揣摩得比劉弘基等人認真。那是他的夢,作為李府二公子,他很少有機會親自實踐,卻可以把自己融入李旭的故事中,幻想著自己也能擺脫一切束縛,在千軍萬馬中肆意揮灑。
“仲堅帶兵,過於和弟兄們接近,所以大夥願意與其並肩作戰。如此,打順風仗時士氣如虹,若是遇到挫折,眾人因為平素跟他混得過於熟了,豪無畏懼之心,難免存著後退回來也不會受到懲罰的心思。”劉弘基想了想,解釋道。
“但有一種策略可避免這個缺陷!”知道李世民未必服氣,劉弘基繼續補充,“那就是每戰皆身先士卒。只要你自己不退,弟兄們肯定不忍拋棄主帥先逃。而仲堅做得最好的,恰恰是這一點!”
“如若主帥有失,則全軍盡墨,根本沒有翻本的機會!”長孫無忌大聲在一旁補充。他知道二公子最佩服的人是劉弘基口中的李仲堅,但二公子身份何等高貴,無論如何,他也不能像李仲堅那樣瘋子般親自衝鋒。那樣做對於一個世家子弟而言,未免過於自貶身份。還有一點就是,李世民的武藝未必有他自己想像得那樣高,對此,長孫無忌心裡很清楚,卻無論如何不能明言。
注1:傻半斤兒,學名沙雞,一種瀕臨滅絕的野生鳥類,曾廣泛分部於西北及內蒙地區。因體態肥胖,飛翔能力差,喜好鑽到民房中取暖兼送死,因而被百姓們稱為傻半斤兒。
注2:鳴沙,今寧夏中寧附近,近鄰黃河。黃河北岸不遠即為隋長城。
第六章 錦瑟 (一 下)
武士彠明白劉弘基和長孫無忌二人想表達的意思,“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雖然讀的書沒有長孫無忌多,他也知道此語最早不是出自兵家。兩個同僚的話也許不刻意針對任何人,卻依舊如窗外的寒風一樣刺得他心頭一片冰涼。
幾乎出於本能,反駁的話從武士彠嘴裡脫口而出。“我倒覺得沒那麼玄,二公子住進兵營,大夥加十倍小心護衛著就是了。若是有人圖謀不軌,住在哪裡也未必安全!”
“士彠兄這話說得有些不負責任,二公子萬金之軀,又怎能與那些貧賤之輩為伍!”長孫無忌楞了一下,慢慢吞吞地反駁。他不知道武士彠突然抽了哪門子瘋,硬要拿二公子的安危做賭注。但對方魯莽舉動徹底破壞了他在自己心裡留下來的好形象。“出身寒門的人就是急於求成!”長孫無忌在心裡暗自點評,說話的腔調也略微帶上了一點譴責的意味,“分營居住,侍衛們還好防止閒雜人等接近。若是與之同住同吃,不分貴賤,恐怕…”
“恐怕什麼,他們缺的僅僅是出身而已。不缺良心,品行和見識卻未必比旁人差!”沒等長孫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