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投入戰鬥,蘇軍火力迅速逆轉壓制,帝**隊的傷亡人員轉眼就增加了十幾個,而其餘士兵只能藉助這些受傷同伴的掩護撤出戰鬥——對於軍人而言,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
憑藉和進攻時一樣果斷的撤退,博斯曼帶著後衛部隊撤了下來,退出交火區域一清點,加上先前誘導蘇軍計程車兵,後衛部隊留存不過31人,炸藥、手榴彈耗盡,機槍損失一挺,彈藥也所剩無幾。儘管如此,博斯曼仍下令在林間溪流東岸佈設新的阻擊防線——唯有拖住蘇軍追擊部隊的步伐才可能掩護本營的有生力量繼續向海岸方向轉移,進而吸引更多的蘇軍部隊投入這個方向的戰鬥,幫助實力猶存的友軍部隊實現作戰使命。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有時候為了實現它,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在新的阻擊地域,勇悍的帝國戰士們還沒來得及多喘幾口氣,蘇軍追兵就又逼近眼前。懷著失去同伴的悲憤,博斯曼計程車兵們個個咬牙隱忍,直到指揮官發出開火號令方才以猛烈的射擊宣洩怒氣。在不足百米的戰鬥距離上,高準度的自動武器優勢明顯,不足40名帝國士兵憑藉純熟的戰鬥技巧把接近一個連的敵人阻攔在了溪流對岸。看到強行進攻的同伴悉數倒斃在溪流旁,蘇軍士兵們不再貿然突進,而是耐著性子與帝**展開對射。就這樣過了兩根菸的功夫,博斯曼和他計程車兵們已近乎彈盡糧絕了。就在他們準備撤退的時候,對面的蘇軍槍聲反而率先減弱下來。緊接著,溪谷西岸的樹林中出現了幾團紅色的煙霧,它們緩緩上升高過樹尖。林間環境並不很適合毒氣武器發揮效用,博斯曼和他計程車兵正納悶著,忽然聽得頭頂上方傳來沉悶的轟鳴聲,他們大感不妙而迅速散開。迅雷不及掩耳之間,強風颳得樹梢枝葉狂亂搖擺,一顆顆比迫擊炮彈大得多的炸彈砸穿枝葉墜落下來,在溪流周圍發生猛烈爆炸,強勁的爆炸衝擊輕而易舉地折斷了細樹幹和枝條。遭到這突如其來的打擊,帝國士兵們只能匍匐在地面上躲避炸彈侵襲,性命尚且無從把握,此時更根本無暇考慮其他。
強勢爆炸如颶風般掃過,視線已被塵煙所阻隔,受損的聽力勉強恢復一些,耳邊竟是蘇軍官兵衝鋒時的“烏拉”聲。引導這場空襲並提前後撤的蘇軍士兵們進攻了,他們氣勢洶洶地衝破煙塵,從陣亡者遺骸旁淌水而過。在這樣的情況下,博斯曼和他計程車兵們根本來不及用手中的武器織造阻截火力網,難能可貴的是,面對洶湧來襲的蘇軍步兵,他們沒有一個人因膽怯而後退,而是以絕然的氣概屹立!
“戰鬥!”短兵交戰前的瞬間,博斯曼運足底氣發出這不輸對手的怒吼。
這一次戰鬥是真正的決鬥,二十多名帝國戰士勇敢對戰多倍於己的蘇軍士兵,用槍托和拳腳抗擊敵人的尖利刺刀與碩壯身軀,這樣的戰鬥從一開始就註定是無比慘烈和悲壯的。儘管蘇軍士兵有意留下活口,但腥臊的鮮血、刺眼的傷口和積聚的仇恨把人們變成了發狂的野獸,想要在搏命廝殺中點到為止幾乎是不可能的。
作為帝國近衛軍中的格鬥高手,博斯曼曾有過以一勝五的對練記錄,但如今的戰場並不屬於個人英雄。在撂倒一個又一個蘇軍士兵之後,博斯曼被擊倒了,冰冷的槍托砸開了堅硬的顴骨,傷口頓時血流如注。不屈的戰士頑強地爬了起來,繼而幹倒了又一個敵人,然後被敵人重重擊倒,他幾乎昏厥過去。就在博斯曼自以為性命即將終結的時刻,一名帝國戰士從倒斃的蘇軍士兵身上摸出手榴彈,近距離的爆炸製造了短暫的機會,另外一名帝國戰士瞅準機會攙扶博斯曼撤離,而為了掩護己方指揮官,餘下的帝國士兵毅然用軀體拖延住周圍的蘇軍!
帶著無盡的悲傷與不甘,博斯曼和僅存的這名帝國戰士最終得以撤離,他們一路狂奔,直至追上順利撤出戰鬥的本營主力。天色漸黑,鐵路線方向傳來了激烈的槍聲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