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古代華夏並非是封建社會,很早就是議會制了……”
鏡頭回到直播間,主持人笑著評論道:“很顯然,這位華夏名人從很早以前,就認為華夏古代選官制度比我們新歐選舉法更加高明,讓我們來看看民眾對此怎麼說。”
畫面一轉,便切到了一箇中年白人婦女的採訪錄影,這婦女滿臉生氣的樣子,他對著鏡頭憤怒道:
“我的很生氣,我的孩子像是變了一個人,他以前崇拜的是帕特檢察官,可他非常喜歡蘇懷,他竟然說我們國家病了,選出卡西州長這樣的人,這一切都是我們國家的制度問題!?
拜託,這裡是新歐洲,任何國家民族人都可以實現自己夢想的地方~~”
鏡頭又轉到一個老黑人的採訪,他嚴肅道:
“我得承認帕特,卡西州長很糟糕,可華夏古代的選官制度能比我們好多少呢?他們比我們更糟糕,我認為蘇懷是信口開河,他絕對不敢在電視上面對世科院的評審,上公開課。”
接著鏡頭又採訪了幾個民眾,大部分都表示支援辛格**官的言論,並表示:“蘇懷絕對沒膽子在電視上,上公開課!”
最後新聞主持人最後下結論,道:“這次蟲災引發的東西方的選官制度的爭論,究竟是誰更加令人信服,就只能等待蘇懷在哈佛公開課上演講內容了。
現在的問題是,蘇懷究竟敢不敢接受辛格**官的邀請呢?”
看著節目結尾,那個帶有挑釁行為大大的問號,以及影片結束之後,下面留言板塊上的熱門留言有人在叫囂:
“蘇懷不可能敢去法學院上公開課的!”
“他懂什麼是法制?”
“華夏有什麼法制?”
蘇懷看到這裡,已經滿臉黑人問號臉,問梅院長:
“這哈佛公開課是什麼?我本來就在哈佛授課,上不上公開課有什麼區別?”
“您不知道哈佛公開課?”梅院長有些吃驚,蘇懷好歹也是哈佛大學的教授,連這個都不知道。
蘇懷望了他一眼,心想,廢話,我知道還問你啊……
王先生在旁解釋道:
“哈佛公開課,並不是哈佛大學的一門課程,而是一個電視節目,由哈佛的專家教授,把枯燥的知識,用直白淺顯的表達,給普通觀眾普及,是在新歐洲最火紅的電視欄目之一。”
蘇懷聽著,驚訝道:“這不就是外國版的《百家講壇》嗎?”
梅院長和王先生同時疑惑道:“《百家講壇》是什麼?”
“沒什麼。”蘇懷知道自己說漏嘴了,隨口道:“就是我以前在金陵衛視策劃的一個節目,不過沒有透過……不過辛格**官為什麼主動邀請我上這種學術欄目?這不是給我宣傳的機會嗎?”
梅院長苦笑道:“哪有這麼簡單,這個節目最大的宗旨在於是直播,你可以先講,但是講完之後,有一個辯論環節,由世科院同領域的學術專家當作稽核官,和主講人進行課題辯論……哈佛大學雖然是群英璀璨,但敢上這節目的也只有不到20個人……”
說著看了蘇懷一眼,那意思:
“您蘇聖人隔著媒體罵罵人,說人家新歐法制不健全是可以的,可您畢竟是外行,上《哈佛公開課》,還不會那些世科院的老學究給刁難死啊……”(未完待續。。)
第七百八十一章 11臺來幫忙
蘇懷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這新歐版的《百家講壇》不單單是一個人講,還有學術大腕的互撕環節……
他還是是說呢,以新歐洲人的熱愛娛樂風格,怎麼可能會看專業性節目呢?
原來都是想看學術大腕吵架啊!
王先生卻是想了想,沉聲道:“我看,蘇先生這節目,你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