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天在二十年前就來到了,那麼他或許會毫不猶豫的推動這件事情。
可是最近,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
一來,他已經進入到人生暮年,年輕時尚且沒有雄心壯志,更別說現在了。
二來,他終於得知了趙桓的死訊,趙桓已死,太子已立,內部再也沒有任何勢力和個人可以威脅到他的皇位,而外部,金國已經滅亡。
所以他已經徹底安全了,他進入了安全狀態,迅速構建了自己的舒適區。
進入舒適區的趙構已經不是很想折騰了。
天下局勢的變化直接影響到了趙構的個人處境,而他的處境又直接影響了他的心理狀態。
趙構不想折騰了,趙構想過幾天安生日子,想要回到靖康之變以前那夢幻般的生活當中。
沒有壓力,沒有折騰,沒有風險,那快快樂樂的生活。
陳康伯之前覺得金國的滅亡會給南宋帶來不可知的風險,但是他沒料到最不可知的風險來自於他的皇帝陛下。
此時此刻,進入安全舒適區的趙構已經有了【怠政】的想法。
思來想去,他覺得光復軍是否臣服已經不重要了,只要光復軍不南下找南宋的麻煩,就無所謂。
他想著光復軍不是金人,光復軍也是漢人,應該可以談判。
所以與其想方設法讓他們投誠、然後還要考慮很嚴重的政治問題,不如干脆和光復軍和平共處。
他立國也好,稱帝也罷,都無所謂,只要不和大宋敵對,就可以。
所有人不要再想著迴歸中原,就那麼讓他度過一生,至於今後會發生什麼……只要他死了,愛發生什麼就發生什麼。
他只想安安穩穩的度過往後餘生,過舒服日子,什麼都不要發生,什麼都不要出現,一直維持下去,直到他死。
懷著如此的設想,趙構對這件事情的反應非常消極,對於宰輔團隊持有的普遍意義上的消極態度他還是挺滿意的。
而張浚這個一力推動北上的人……
趙構開始有點後悔把他喊回來了。
他要是不回來,現在的局勢應該就不會如此的尷尬。
可是人已經回來了,已經做上了參知政事的高位,沒有合適的理由又怎麼能把他趕走呢?
而且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光復軍是敵是友還沒有最終確定。
只要這個問題得以確認,張浚就沒有存在的價值了。
懷著莫名的想法,趙構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開封雖然是大宋故都,但是殘破已久,且中原局勢未定,貿然迴歸,不僅要支付大量銀錢,還要尋求治理,這就又是一大筆銀錢的支出,得不償失,我看,還是算了吧。”
八月十三日的宰輔團隊會議上,趙構給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最終看法。
“而且對於光復軍,我以為,只要能與之訂立和約,互不侵犯,其他的也不重要,彼等平定中原,心高氣傲,且不說是否願意內附。
就算願意,這一群驕兵悍將該如何駕馭又是問題,給予何種待遇,往何處安置,彼等若有過分的要求又該怎麼辦等等,這些都是問題,與其煩惱,不如干脆不要談這些事情。”
趙構不僅決定不要開封,還決定放棄和光復軍洽談歸附的事情,轉而尋求與之訂立和約的可能性。
大宋不需要光復軍的臣服,只需要光復軍與他們簽訂互不侵犯的協定,一切就沒有問題。
往後他們建國也好,稱帝也罷,都無所謂。
反正趙構是這樣認為的。
這個想法讓湯思退和沈該驚喜莫名,卻讓張浚感到驚訝和相當的不滿。
張浚立刻表示反對。
“陛下!開封是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