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那鬼就是靖安公主,死得委屈,掛念丈夫兒子,在行宮徘徊不去,惱恨被人打擾,略施薄懲。傳到喀爾喀,清軍將領不相信這無稽之談,認定一群來歷不明身懷武藝的人佔據了行宮,故佈疑陣,驅趕外人。雖是公主故業,在準噶爾境內,清軍將士聽聽也就算了。可若是怡安格格冒然前去,有個好歹,他們可承擔不起罪責。
鬧鬼?怡安眼睛一亮:“傳令,向北,去烏倫古湖。”
京城那些人不大提起她父親,卻願意談論她母親。怡安不瞭解父親的性格和行事,對母親的事可聽得多了,母親特意留給她的十二封談心信倒背如流。她知道母親做事仔細,考慮長遠,喜歡留下後著。如果母親真的帶著哥哥和父親殘部逃進烏孜別裡山口,倉促之間能走得不留痕跡,一定早有計劃。若能到母親最後幾年住的地方查詢,也許能找到線索,知道他們的去向。“鬧鬼”也許就是線索。
隊長這才慢一拍地想起臨行王爺囑咐,這位格格可不是深閨嬌小姐,而是膽大包天慣愛惹事的主子,想用鬧鬼嚇唬她,適得其反。怡安格格打定主意的事,這裡有誰拉得住?
到了烏倫古湖,怡安也不讓他們去行宮,離著三里紮營。
夜幕拉開,怡安推說疲倦,想早些休息,命嬤嬤們退下,換上早就準備好的夜行衣,悄悄溜出帳篷,牽出坐騎薩娜,藉著星月之光,出了營地,向著下午問明的行宮方向而去。
薩娜的年紀比她和哥哥都大,是母親留給她馬兒,原來歸母親所有,又是父親坐騎大黑馬的女兒。上次來烏倫古湖她還很小,要不是母親手札裡提起,根本記不得,更不可能認得路。薩娜應該來過不止一次,老馬識途,有可能認得。
薩娜的情緒有些異常,似乎有些急不可耐。怡安越發自信,放開韁繩,由著它找路。林中黑暗,怡安從背囊中取出水晶小燈籠,放入一塊小蠟燭,用打火石點燃,舉在手中,四下檢視。
水晶燈籠勾起她對養父養母的思念。那還是在雍親王府的事了。幼年,過年時,她與弘曆弘晝在炕上打鬧,不慎撞到炕邊的燭臺,幸而閃得快,沒被燭蠟燙傷,只有辮子被火焰撩著,燒糊了一截,炕上的被褥被落下的蠟燭燒出了一個洞。額娘把臉色發白的她摟在懷裡柔聲安慰。四爺聞訊而來,說了他們三個一頓,將邊上侍奉的人好一頓教訓。沒多久,他們三人床邊的蠟燭都用上了玻璃罩子。被皇法瑪接進宮後,有一回回王府,晚上因為一件突然的事,匆匆忙忙跳下床,伸手拿床邊的蠟燭,被玻璃罩子燙了手,又被掉到地上的玻璃渣子刺破了腳。四爺很生氣,罵她毛利毛躁,總也長不大,學不乖。隔了幾個月,額娘進宮時帶來這個水晶燈籠,說是有人送了一大塊水晶,四爺讓人做了兩個水晶燈籠,給了額娘和年氏。額娘說自己用不著,就給了她。這水晶燈籠不大,晶瑩透亮,又結實,可輕鬆握在手裡,舉起來。特製的小蠟燭放進去,火苗不會冒出來,握在手裡溫溫的,冬天還可暖手。特製的小蠟燭很經燒,火焰不大但很穩。這次出京時,時間匆忙,自己又病著,額娘還是為她預備了許多東西,又特地叫她帶上這個。
往常,在他們跟前,偶然想到自己的身世和一些人,心中還存著一點隔閡芥蒂,反是出京後,時時想起他們的疼愛和苦心,渴慕思念,認識到自己一向太過任性不懂事,反省悔恨。準噶爾那邊血親的種種,更叫她感念慈愛的養母和嚴厲的養父,決心回去好好孝順報答。另一方面,母親和哥哥可能還活著的訊息振奮了她,渴望能有骨肉團圓的一天。如果能找到母親和哥哥的大概去向,就能設法找到他們。
穿出樹林,暗夜中建築的輪廓出現在眼前。那定是行宮了!怡安精神一振,催動薩娜往那邊走。薩娜卻突然停了下來,來回踏步,然後悲鳴一聲,向旁邊跑去,最後停在湖畔一棵大樹下,用前蹄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