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團隊,卻沒想到事態的發展完全出乎了他的預料。
這都是一群什麼奇葩。
來到角落處的綠植蒲團前坐下,封棋伸手拿起了百科全書。
幼兒百科全書他已經看完了。
現在他手上的這本是精靈城內學者編寫的領域百科。
與東部區的情況相似。
面對各種領域生命與領域勢力,精靈城內的學者也在編寫深入瞭解領域生物的資料。
甚至與舊日城一樣,精靈城內也有領域學。
教學內容涉及領域場知識、領域生物知識、領域資源劃分、領域文字,等等。
百科上的內容十分新穎。
閱讀上面的內容,給封棋一種閱讀獵奇小說的既視感。
書籍內描繪的各種奇特領域生命,讓見多識廣的他也是大開眼界。
但他最感興趣的還是百科全書上關於精靈城附近的局勢介紹。
其中就涉及到附近的幾個強大領域勢力。
百科全書對於精靈城附近的勢力描述,呈一條推進的時間線模型架構。
精靈城將這條線稱之為崛起線。
百科全書上的這條線,延伸出許多曾經與精靈城為敵的勢力,但絕大部分勢力現在都已經被擊潰,或是滅族,或是成為了流浪勢力。
到了今天,這本最新版的百科全書上的精靈城附近格局,主要以五個強族作為重點描述,其他小族簡略描述。
它們分別是往北方向的絕地族。
這是一個生長在極寒環境中,天生就能夠操控溫度的強悍種族勢力。
出現時間是在18年前,絕地族將中部區人類較為頭疼的一支族群擊潰,成為了直面精靈城的北方勢力。
其他還有西南方向的奇木族,往東方向的飛羽族,往南方向的鐵骨族。
其中最讓中部區人類感到頭疼的是東北方向的聖光領域場。
這座領域場內部的勢力戰力其實並不高,但想要抹去這座領域場的難度卻是極高。
這裡涉及到一個真實存在的問題。
領域生物走出領域場可能存在無法適應人類世界規則的情況發生,人類同樣也存在無法適應領域場內規則的情況。
聖光領域場就是一座人類無法適應的領域場。
這類領域場內的規則以人類的角度來看扭曲變形,進入後很快就會因為各種規則壓制死亡。
例如聖光領域場,這座領域場記憶體在著無數光柱,進入這座領域場的人類體內血液會在規則的影響下逆流,生命會轉向一種死亡狀態。
人類根本無法承受這種轉變。
這就導致中部區人類始終無法打碎聖光領域場內的空間結晶。
即使有實力戰勝聖光領域場內的種族勢力,但想要驅散這座領域場卻是極難。
領域場的結構註定了很難從外部進行破壞。
可以將領域場的強度結構分為三種。
第一種,直接破壞空間水晶,這是一種最簡單且最有效驅散領域場的方式。
看似複雜且牢固的領域場在空間節點水晶破碎後,會瞬間土崩瓦解。
就像是魯伯特的眼淚,領域場的結構註定了空間節點晶石是最大的破綻。
第二種是由內至外的破壞領域場屏障。
第三種的難度最高,就是由外至內破壞,想要打碎領域場近乎不可能。
東部區發展了這麼多年,嘗試過太多從外部打碎領域場的方式。
就例如災變初期的各種殺傷性科技武器。
但對領域場而言,這些武器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聖光領域場內的種族不強,但人類對其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