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君對那個眉心插著銀針的老人當然一樣陌生,事實那個老人與江湖毫無關係,只不過被醫仙試藥,搬到廬山那間石屋裡。
那支銀針老太君也一樣看不出來歷,以暗器見長的唐月娥看在眼裡亦只是搖頭。
再細看三具屍體,老大君更加詫異,那個眉心插著銀針的老人可以說是死在銀針下,但毒、藥三仙卻顯然有中毒的跡象。
「世外三仙對用藥、醫術的認識天下間相信再找不出第四個,若說竟然還有人能夠以毒藥算計他們,那才是奇怪。」老大君按著問一句道:「醫仙到現在不知所蹤?」
鍾大先生聽得出老大君弦外之音,也是這樣回答道:「世外三仙情同手足,應該不會彼此算計的。」
「逼我也知道。」老太君轉回話題道:「要清楚他們的死因得驚動求知堂那位老人家了。」
「有他老人家幫忙,問題便簡單得多了。」鍾大先生精神一振,他此來南宮世家,目的也就是在請求知堂那位求知老人出手相助。
求知堂可以說是南宮世家中一個既特別又神秘的地方,裡面收藏著南宮世家對本門以及武林中各門派的武功心得,武功以外,遍及各種兵器、暗器、藥物、以至使用那些兵器、暗器、藥物的人,高手不待言,即使只得一技之長,這一技又並不見得高明的也收羅在內,傳說中甚至認為可以與當年「玉骨銷魂」龍飛相公的名人譜相提並論。
這種工作不容易做,所費的人力物力實在難以估計,因而知道這個秘密後江湖上的朋友都不由推測南宮世家這樣做的動機。
南宮世家唯一的解釋也就只是「求知」二字,江湖上的朋友據說亦不了了之,事實南宮世家一直在江湖上排難解紛,這麼多年來莫說惡行,就是行差踏錯也鮮見。
像一個這樣的門派,江湖上的朋友又還有什麼話好說,又怎還不心服?
負責求知堂的,開始的時候是一個叫做求知老人的老人,這個老人與南宮世家是什麼關係,沒有人知道,只南宮世家上上下下對這個老人都非常尊重,所以江湖上的朋友很多都相信這個老人其實是南宮世家的長輩。
求知堂的存在已差不多一百年,但現在求知老人仍然存在,一個人能否活到這麼老無疑是一個疑問,也所以江湖上的朋友都認為現在的求知老人已非當年的求知老人,求知老人只不過是一個稱呼,正如南宮世家這四個字一樣。
當然他們都不敢肯定,見過求知老人的人雖然有,但見過兩次的人卻是絕少。
每一個口中的求知老人也就是一個鬚髮俱白的老人,並無任何的特徵。
鍾大先生、徐廷封現在見到的卻是例外,雖然也是須發俱白,卻是一個駝子,而且還是一個啞巴,要說話的時候只有筆寫。
求知堂地方極其寬廣,一排排都是木架子,分門別類地放著卷宗冊子,只看這許多卷宗便已經令人頭昏眼花,縱然已清楚類別,要找出要找出的內容也絕不容易。
求知老人卻是手到拿來,對這個地方的熟悉絕無疑問了如指掌,大半生的青春也絕無疑問都花在這些卷宗冊子上,徐廷封、鍾大先生看在眼裡,不由都有一種肅然起敬的感覺。
封存放卷宗冊子的熟悉還是其次,求知老人對各種藥物武功暗器也絕無疑問有相當認識,記性方面就不用說了,細看了那個插著銀針的老人一遍,隨即在兩個距離頗遠的木架子上一陣翻動,抽出了其中兩冊,在案上放下,走筆如飛,寫下了要寫的。
徐廷封接過一看道:「原來這叫做蘭花針,乃宋末女盜劉王蜂的獨門暗器,寒鐵所鑄,針管中空,可藏毒液,專破內家真氣。」
鍾大先生問道:「那麼現在針管內所藏的又是什麼毒藥,那個老人又可是因為這種毒藥喪命?」
徐廷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