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權派排斥在外,再加上為了維持王室生活而對國民橫徵暴斂,結果造成了希臘上下各階層對國王的集體不滿。
由於他的昏庸統治,再加上他不肯改宗東正教,而他沒有子嗣,他的弟弟們也不願意為了繼承王位而改宗東正教,成為了點燃國內怒火的焦點,最終,在1862年,也就是他統治希臘三十年之後,雅典爆發的革命把他趕出了希臘,也終結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在希臘王國的統治時代。
接下來,奧托成為了一個流亡者,他從未放棄過自己對希臘的王位宣稱權利,然而希臘人另外找了一個國王——來自於奧爾登堡-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公爵家族的喬治一世,再也不需要他了,終其一生他也沒有能夠再踏上希臘的土地。
艾格隆知道歷史上發生過的一切,但是現在歷史線已經在因為他而發生改動,他有信心防微杜漸,儘量讓自己創造的格局能夠平穩延續下去。
再說了,哪怕歷史線根本沒有改變,他也沒必要去擔心30年後的事情,那時候一切也許都已經面目全非。
艾格隆也裝作嚴肅地思考了一下。
“十三歲的年紀實在太小了一點吧……?”他故意質疑。
“可您現在也才十七歲,就已經名傳四海了啊——”國王笑著反駁了他,“想要能成就一番大事業,年紀是最不重要的問題了,不是嗎?”
這反將一軍倒是讓艾格隆有些吃癟,畢竟他是世界上最不能否認“英雄出少年”的人了。
不過,艾格隆表面上倒是沒有露出任何尷尬,“我理解您的想法,而且我也相信您的眼光,既然您認為奧托王子非常合適,那麼我也願意相信您的判斷。只是,希臘剛剛才擺脫土耳其殘暴的統治,它的人民經歷了太多創傷和痛苦,它太需要安穩與和平的時光了,因此肩負在國王身上的擔子會非常重。我覺得單純一位王子的稚嫩肩膀,很難承受得起這份重擔。”
國王的笑容有些僵了,他吃不準艾格隆到底是在故意要價,還是有別的打算。
“那您有什麼建議呢?”
“我建議,組建一個攝政委員會,其中有巴伐利亞人也有希臘人,具體人數可以詳細商定,在王子成年之前由他們來代管政權,並且負責王子殿下的教育和培訓,我認為這樣最為穩妥。”
艾格隆認為,奧托國王歷史上最失敗的就是把希臘本土精英隔絕在自己之外,為了改變這一點,他決定一開始就讓希臘本土精英留下一席之地——這樣他們才有熱情保衛國王嘛。
“這個倒是沒問題。”路德維希國王看出艾格隆並不反對自己的二兒子成為希臘國王,心裡鬆了口氣,對這個條件他並沒有什麼意義。
“另外,我建議,王子最好改宗東正教——這樣最能安撫希臘人的感情,畢竟他們都是正教徒。”艾格隆繼續說了下去。
“這個嘛……”國王略微露出難色。
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一直都以天主教的忠貞信徒自詡,讓王子公開改宗正教,他怕有駭輿論。
“法蘭西的亨利四世,當年在繼承王位之前,面對法國天主教會改宗天主教的要求,他毫不遲疑地答應了,他說為了巴黎做一場彌撒是值得的——”艾格隆提醒了國王,“陛下,我在這裡,也追思先賢,提醒您——為了一頂王冠而做一次彌撒是值得的,畢竟只是個形式而已,權力才是本質,誰又會管他私下裡信什麼呢?”
艾格隆的話,讓國王頓時就沒了猶豫。
是啊,比起一個王國來,區區改宗又算得了什麼呢?況且他只是一個小兒子改宗,維特爾斯巴赫家族依舊是忠貞的天主教徒。
“如果您覺得這樣做最好,那麼我也同意您的意見,畢竟您對那邊的情況更瞭解。”於是,他乾脆地點了點頭。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