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容兩車並駕的山道上,燕大王一行人,首先看到的,便是兩個碩大無比的包袱,緩緩向山上移動著。
“潘鳳拜見大王!”
“關羽拜見大王”
包袱下面傳來了兩道甕聲甕氣的聲響。
【025】龍骨木人
潘鳳、關羽的腳程其實不慢,奈何潘上將一路走來,四下尋購的小物件太多。零零碎碎加起來,就成了一人橫抱、丈八之高的兩個超大包袱,也幸得他二人膂力過人、又能持久,才沒累倒在道旁。
剛出涿縣的時候,潘鳳還想著要買上一輛牛車以供二人運載此包袱。但兩人將身上所有的錢財一打點,又將關羽的獨輪車與一車棗子都賣掉,也不過五百錢。驢車都買不到,更遑論牛車了。
購車計劃失敗的二人,又尋了幾個行商,琢磨著就算費些五株錢,也要搭上一路順風車,省時便利。
那些個行商本來答應好好的,然而一看到兩人的包袱,立時都改了口。要麼乾脆拒絕,要麼加價至數千錢。更有一人,在聽說了潘鳳“白虎真傳”的身份後,竟直接要求“一枚小仙寶”作旅費。
潘鳳打人的心都有了。
然終究無可奈何的兩人,只得一人扛起一個大包袱,徒步而行。
這一行,可是不太平。
碩大的兩個包袱,最是引人注意。一波波的賊人匪寇,如蝗蟲一般湧來,驅之不走、殺之不盡。就算是潘鳳連斬數名賊酋,也阻擋不了這些人遠遠地尾隨在後。
這種場面直到入了冀州地界,才漸漸得了緩和。
山野中的匪類,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幾個,吆喝一聲“要想此路過,留下包袱來”,被潘鳳一斧頭砸跑後,也沒再來。而那些頭裹黃巾的太平賊人,則出乎關羽二人所料,竟是一見兩人即轉身逃開,毫不停留!
有次潘鳳按捺不住好奇,緊走幾步,抓住了一個逃跑不及的黃巾賊,細問緣由。
那賊人答道:“奉我‘太平小天師’之命,見‘包袱’即走!”
一提起“小天師”,此賊竟是滿臉的崇拜與狂熱。
這樣的表情,關羽從未見過,而潘鳳卻似曾相識。
白虎山腳下,那些朝晚跪拜大王的信民中,有不少人雖不如這般狂熱,但也相差無幾了。
“太平小天師?見包袱即走?”潘鳳一愣,為什麼?是知我二人的武勇?還是另有所圖?
關羽卻細細問起了“太平小天師”的事,末了才道:“果然是那管亥!”
潘鳳這才明白過來。張口剛要說什麼,卻又突然沉默下來。
管亥已在太平軍中闖出了“小天師”的名號,還會回白虎山請罪嗎?大王若知此事,又當如何想?
心情複雜的潘鳳,一直到了白虎山下才終於打起了精神,猛地大吼一聲——“大王,我潘鳳回來了!”
※※※
燕大王看著風塵僕僕的兩人,先安慰了潘鳳兩句,之後沒去理會那兩個被拋在一旁的巨大包袱,而直接望向了另一邊。
“關羽關雲長拜見大王!”
“哈哈哈哈!”
此刻,燕大王的心裡,說不出的痛快!
歷史武將,他見過了不下一掌之數。卜已、左髭、潘鳳之流,自不用提;夏侯惇、曹仁當面,他只是小起波瀾;憶起李進曾敗溫侯時,他也不過稍有激動。
然而,今日關羽上山,對著他燕小乙行了一禮,口稱“拜見”!
這是關雲長啊!
相貌堂堂的“俊髯公”,稱雄於世的“壯繆侯”,位比孔聖的關帝君!後世的信仰與文化!
即便燕小乙知道,“誅文丑”是假,“刮骨療傷”是假,“單刀赴會”是假,“溫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