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只是它內部的能量濃度比外界要高,所以會有這種微微的能量外溢現象,不過外溢現象不嚴重,應該是這個介面這裡有一定的能量約束力,防止了能量的大量溢位,這和您的電弧之門的表現基本一致。&rdo;
&ldo;嗯,&rdo;董晨邊聽一號的匯報邊看詳細資料,等一號說完之後又問道,&ldo;也就是說目前沒有發現什麼危險是吧?&rdo;
&ldo;是的,先生,這一片區域除了多了這個能量源和一片能量霧之外,其他的資料和一般宇宙背景的資料顯示差不多,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改變,對周圍的天體也沒有什麼影響。&rdo;一號回答道。
&ldo;那就好,&rdo;董晨打了一個響指道,&ldo;那就進行下一步計劃吧,我們早點搞清楚它是個什麼。&rdo;
&ldo;好的,先生。&rdo;
等到了實時指揮的時候,就看出這通訊不夠快的壞處了,幹什麼都要等,這資訊傳送給無人探測飛船那裡就要半個多小時。
等無人探測飛船那邊完成了任務之後,把得到的各種資訊傳回來又要半個多小時。
這還是因為探測飛船的智慧性很高,已經省略了很多次級指揮步驟了,如果他們的智慧要是低一點,或者要是遙控的,那&ldo;一動、一步、一等&rdo;才叫麻煩呢。
而且這還是因為這個能量源所在的位置是木星軌道之外的近地點,如果它要是跟著木星跑到了遠地點,那就更歇菜了。
不過好在實驗慢慢的都做完了,雖然弄壞了一些裝備,但是他也瞭解到了這個能量源的一些特性,它和電弧之門真的是異常的相似。
由於還沒有檢查好外部情況,所以董晨也沒有冒險的直接讓飛船進去那扇&ldo;門&rdo;中,沒有上來就讓它試試能不能&ldo;穿越&rdo;,而是進行了大量的實驗。
他讓能量源後邊的艘飛船……
好吧,董晨也不知道怎麼定義那個方位,不知道那裡算不算這個二維存在的能量源的&ldo;後邊&rdo;。
就是讓那艘飛船從他理解的看不見能量源的&ldo;後邊&rdo;飛向能量源,在能量源正面的飛船和側面的飛船都在監視著這個過程,不過他們看到的東西卻不一樣。
正面的飛船看到的是兩幅場景,正常的視角中是一艘飛船在空蕩的宇宙中傻不拉嘰的慢慢的朝它飛了過來
毫無阻礙的就來到了它跟前。
而能量探測裝置中的影象卻是一個亮白色的圓形,沒有任何的飛船訊號和影象,之後就是一艘飛船從亮白色的圓形中冒了出來,就像那個圓形是擺設、是虛影一樣,對飛船沒有任何影響,也沒有把飛船再&ldo;拽&rdo;回去。
兩邊的視角就一樣了,不管是正常視角還是能量探測的視角,看到的東西都一樣,都是飛船保持勻速狀態豪無阻礙的飛了過去。
不過到了兩側要進行實驗的時候就出了事,由於能量源和電弧之門的相似性,也有之前在電弧之門的實驗上得到的一些前車之鑑,所以董晨就沒有讓飛船直接往上邊硬懟。
但是之前也沒考慮到會有這樣的事情,也沒有準備專門實驗的裝置,不過之前假設過能量源是實體的事情,所以每顆探測衛星上都裝有用來捕捉的機械臂,董晨也就讓衛星改裝的無人飛船舉著機械臂去實驗了。
從側後邊開始實驗的時候也沒啥情況,哪怕是正側面也沒什麼情況,依然是隻要什麼都看不見那就沒事,不過到了能看見一點亮白色的正側面的時候就出事了。
董晨打算測試一下能量源的邊緣是否會和電弧之門的邊緣一樣,結果飛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