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那邊過了很長時間,但是對一這邊來說只是過了那麼一小會,所以他在那邊做了很多事了,這邊的搬運工作依然在繼續著。
他以前就說過了,在它們工作的是時候,是不用在意自己的,那樣太耽誤事了。
&ldo;嗯,回來了,&rdo;董晨走到牆邊拿起了眼鏡帶上,然後對一號說,&ldo;各個倉庫應該都飽和了吧,把資料給我一下。&rdo;
&ldo;是的,先生,各個倉庫的容量都達到了100,由於最後一個倉庫使用與儲存是同時進行的,所以結束此次搬運之後,最後一個倉庫的容量會達到8317。&rdo;一號一邊把各個倉庫的資料情況反映到董晨的眼鏡上,一邊還對他解說著。
&ldo;嗯,很好。&rdo;董晨看完資料之後說道:&ldo;那麼之前讓你製造的新型的艙式學習裝置的零件製造完畢沒有?&rdo;
&ldo;已經製造完畢,零部件都在b-17號實驗室,需要現在進行組裝嗎?&rdo;一號說道。
&ldo;等一下,來一輛車接我去b-17實驗室,有一些零件需要重新製造。&rdo;
董晨否定了一號的組裝要求,並且要了一輛車去那個實驗室,路上董晨讓一號把所有的零件圖示都顯示到了他的眼睛螢幕上,然後一一的檢查了一遍。
等到了實驗室,董晨把從輻射世界拿回來u盤連線到電腦上,然後就開始跟一號說著那些零件要替換掉,然後再新增一些零件。
&ldo;這個014換掉,換成這個。還有這個068也換掉,換成這個。還有……換掉……換掉……都換掉,然後增加287、288、289三個零件,算一算預計用時多少?&rdo;董晨把所有要替換和增加的東西跟一號說完後問道。
&ldo;十分鐘內可以騰出13臺製造裝置,製造時間預計用時十七分鐘,總用時二十七分鐘。&rdo;一號計算回答道。
&ldo;嗯,那開始吧。&rdo;
等一號開始之後,董晨就又把最新更新的艙式學習裝置又捋順了一邊,他帶回的那些資料並不是原封不動的輻射世界技術,如果是的話那就不用再搞什麼零件替換和增加了。
原來他是打算直接用輻射世界原技術的,然後再在裡邊加上一些支援大型遊戲執行的硬體裝置,再把外形變變,使之更適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就好了。
但是當董晨學到了更多的知識,並對學習裝置瞭解的更加透徹之後,他就做出了一些改進,所以才有了現在換零部件和增加零部件的舉動。
按照他的設計,當替換完畢這些新的零件之後,原先只能最高提升十倍的學習效率可以增加到十一點五七倍,並且不會比十倍效率時對大腦的負荷增加多少。
當然,這也就是他的腦子能用上,其他人的腦子估計還是不行。
在輻射世界的科學家們可沒這種考慮,不知道是遊戲設定的原因,還是那個世界本來就是那樣,他們的裝置都是簡單粗暴的,簡直跟毛熊的風格一樣。
輻射世界的人不在乎,他們對於人才的培養都簡單粗暴,愛學不學,能學就學,不能學滾蛋。但是董晨可不能這麼幹,現在的人可是嬌貴的很,人體工程學不好根本就不用。
好在這臺學習艙是打算自己用的,稍微能用就行了,他的身體強壯之極,一般是不會出現什麼負面情況的,而且他在測試了自己的極限之後,覺得頭盔式學習裝置的五倍效率已經相當的高了,一般人或許本根就用不上,而且製作不易。
所以他在考慮是不是再削減一些,這樣既保證安全性,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