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頗回到故里,卻不料迎頭見到笑呵呵的韓非。
廉頗將韓非請進故宅招待酒肉,詢問韓非不在秦國為何到此。
韓非呵呵一笑,望著廉頗問道:“將軍老矣,尚能飯否?”
廉頗大笑:“老朽年歲雖高,飯量卻不會輸你。”
韓非笑道:“既然能飯,豈能告老?將軍,悼襄王既然不容你,將軍何不來我秦國共攘大舉?”
廉頗心動,卻述說小秦始皇無爭霸之心,連續數年各國征戰不休,唯獨秦國按兵不動不見刀兵。
韓非哈哈大笑:“將軍差矣,秦雖未動,卻得韓魏二國,往投百姓達數十萬之眾。楚人多戰,卻只謀了齊國一地。趙國雖得燕國,卻是苦寒之地,地廣人稀,物產貧瘠。試問當今三國國力,哪一國能及得上秦國?秦國不動則已,一動則是雷霆萬鈞,橫掃天下。莫非將軍想要錯過這叱吒天下的好時機麼?”
廉頗眉梢一挑,望著韓非問道:“左相的意思是?”
韓非呵呵一笑,衝著廉頗說道:“將軍,我們正在制定第二個五年發展計劃,我受公子和秦始皇帝委託,誠心前來邀請將軍能夠前往秦國共襄大業。”
“公子?左相說的可是咸陽別宮中的那位?”廉頗望著韓非問道。
韓非呵呵一笑點了點頭:“正是那位,臨行之前公子還特意叮囑在下,務必要將廉將軍請至咸陽。剛才在下詢問將軍老矣尚能飯否,就是公子令在下問詢將軍的。”
廉頗哈哈大笑了起來:“老夫一餐能食三大缽,兒郎們,莫解行裝,咱們跟隨韓左相到秦國去飽食戰飯。”
史書記載,廉頗被悼襄王棄之不用之後,曾客居魏國,後來又被楚人迎到楚國為將,不過卻再也沒有什麼輝煌的戰績。
唐豆知道廉頗虎老雄心在,必定不甘心默默無聞的度過餘生,因此在聽聞趙王以樂乘取代廉頗的訊息之後,就動了說服廉頗投效秦國的念頭,而韓非口才天下無比,而且又身居要職,正是前去遊說廉頗的最佳人選。
就這樣,行裝未解的五百親信家將又跟隨著廉頗踏上了前往秦國的路程,而此時,咸陽別宮內的唐豆確實也在為秦國制定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
秦國的第二個五年發展規劃只有一個主題:統一中原,建立一個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國家。
經過將近四年的和平發展,秦國的富裕早就已經不是趙楚兩國所能想象的了。
趙楚兩國都知道秦國在大量栽種一種叫做玉米的新生作物,糧食產量高得嚇人,某些縣裡竟然建造起了五萬石的糧倉儲存糧食,更加駭人聽聞的是,秦人在飼養戰馬的時候,竟然在戰馬的草料中也新增了糧食,使得戰馬膘肥體壯,遠勝於一般的戰馬。
趙楚兩國也想方設法搞到了一些玉米種子,但是現在還遠遠沒有達到大面積耕種的地步,不過就算如此,糧食問題也已經不再是趙楚兩國最擔心的問題了。
這四年中,秦國還大興水利工程建設,先後建成了鄭國渠、完善了都江堰,增強了關中和巴蜀等地防洪灌溉能力,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這四年中,秦始皇還大力促進商業發展,貿易活躍,帶動了手工業的發展和進步,最為重要的是鐵器的應用得到了普及,被廣泛用於工農業。
經過四年,小嬴政也已經長大成了一個十四歲的壯碩少年,不過他卻依舊像以前一樣依賴唐豆,這令唐豆非常的頭疼。
此時小秦始皇正賴在唐豆身邊,笑嘻嘻的衝著唐豆說道:“師父,廉頗如果真的同意來秦國了,那我該給廉頗安排個什麼職位好?”
唐豆沒好氣的屈指在小秦始皇的額頭上彈了一下:“你是皇上還是我是皇上?這種事兒自己決定。”
小秦始皇嘿嘿笑著摟著唐豆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