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中人,這下可好,胤礽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最起碼有不少人還真以為此次立太孫的事是胤礽計劃發起的呢
“直郡王以為如何?”康熙又發話了。
做戲做到底,大阿哥一臉彆扭加不願的出班說道:“兒臣以為不可,就像太子殿下所說,弘智侄兒年齡尚小,將來如何此時亦不可知,立太孫這樣的大事還需從長計議”
得大阿哥本身就跟胤礽不對頭,他要是同意才見鬼了呢所以這位大千歲一拒絕,可當真懵住了不少人。反正康熙這會是有些將信將疑了,他一個八歲就當皇帝的人,什麼朝中風波沒經歷過,這事他也想過捧殺的可能,但也只是隱約察覺罷了。但不得不說大阿哥這個康熙以為的直脾氣老大也會裝相了,那一臉不甘不願的樣子還是很逼真的。康熙也就對之前隱約的想法有了傾向大阿哥的判斷。
“老三呢?”康熙接著問道。
三阿哥苦著臉出班,心裡直叫娘,他本來就嘴笨,還有點不著調,要不然也不能在敏妃喪禮期間剃頭了。要說三阿哥跟胤礽的關係也是不錯的,雖然這位三爺並不能稱作太子黨,但他也不是大阿哥黨的。所以這事他之前半點風聲沒聽到,康熙這麼一問,他是贊成也不對,反對也不好了。
“兒臣……兒臣……兒臣唯汗阿瑪馬首是瞻”三阿哥憋了半天,來了這麼句打醬油的話出來。
康熙緊繃的神經都被這個三兒子給氣樂了,指著他道:“你啊下去吧老四來說”
四阿哥跟太子之間隔著大阿哥和三阿哥,連通氣都通不上。不過這位爺政治覺悟老高了,那是歷史上能得了皇位的人,所以他老早就覺得這事不對勁,在四阿哥心裡,反正太子二哥將來是要做皇帝的人,那弘智侄兒的將來也就有保障了,其實此時立太孫就是個錦上添花,有點子多此一舉的意思。但顯然汗阿瑪的情緒是不對的,這麼多人同意不是逼著汗阿瑪贊同麼?哪有人喜歡強逼的感覺,聰明的四阿哥一來不想在自家汗阿瑪這找不痛快,二來也是為了自家太子二哥著想,立不立太孫不要緊,要緊的還是保住汗阿瑪對二哥的聖寵才是。
不過話要說的有水平,當場就反對立太孫也有點不給弘智和胤礽面子了,四阿哥琢磨了一會,出班奏道:“依兒臣之意,弘智侄兒才德兼備,又系嫡出,立太孫不無不可。”
四阿哥說到這,康熙的臉色一沉,畢竟四阿哥一直跟著太子乾的,四阿哥的同意幾乎可以表示太子的看法了。胤礽的臉色同樣陰沉下來,他實在是不想用這種方法立太孫的,胤礽心想了:老四平時挺‘機靈’的(仁者見仁啊),怎麼這會這麼沒腦子,孤還沒跟他通氣,就同意立太孫了?這不是把孤往火上烤嗎?
不過胤礽心底深處的某一地方卻也舒坦著呢,畢竟哪個當阿瑪的都不喜歡別人說自家孩子不好的。
四阿哥說話大喘氣,把康熙和胤礽的情緒吊高之後,又繼續道:“但我朝並無立皇太孫之前例,此事尚需汗阿瑪定論。”
四阿哥言簡意賅,說出自己的看法後就站回了原位。而此時也有大臣被四阿哥的話拐歪了,站出來洋洋灑灑的就開始長篇大論立太孫的事來。
有的說本朝還沒有立太子的先例呢,可太子不是立了嗎?
這話是贊成立太孫的人說的。
而不贊成的則說:太孫都是太子死後(這話得委婉著說,畢竟胤礽在旁邊站著呢)立的,哪有太子活的好好的,偏要立神馬太孫啊?瞧瞧明朝的太孫朱允炆,不就是他爹朱標死了之後立的嗎?
贊成的又說了:明朝是明朝,清朝是清朝,咱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不贊成的反駁道:分析毛?有毛可分析的太孫有什麼好?咱們二跪四叩的拜個太子爺就夠了,還弄出個太孫來?用神馬禮儀對待?用神馬標準敬仰?是不是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