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不是滋味的還是大有人在,也感覺省長好像只衝著楊楚生來的一樣。
衝著楊楚生來的還不夠,到了平縣,能不往紅光村跑,那可是全省聞名的明星村。
“譁……”這一班被朱省長帶來的人,在紅光鄉村口一下車就在叫。紅光鄉怎麼會變成這樣,這些人那能不知道是楊楚生搞出來的,不過該驚歎的還是驚歎。整齊的房子上面,沒有一座房子看不見電視天線,別看因為豎起這些天線,顯得特別亂,但這年代就是這樣,這種天線越多越亂,就證明那個地方最富。
“這是我們自己辦的製鞋廠。”楊楚生朝著朱省長介紹,這個廠他還有自豪感,因為是紅光鄉自己的。
“做得好,要全面發展,不能只靠外商,也要有自己的產業。”朱省長才說完,立馬又是兩眼睜大,好傢伙,還能看見一間房子外面,用紙板寫出來的商業街售樓處的牌子。轉臉朝著楊楚生又問“你們的商業街開始售樓了?”
“對,已經售出幾十間,因為是紅光鄉跟外商合作的,所以就在這邊售樓。”
楊楚生這話,又讓一大班人,當然朱省長也一樣,都有感覺,這個商業街,也是這哥們一手搞起來的了。
“哈哈,不錯,你可是農工商三結合的改革者。”朱省長又說,周圍的人又是笑。
“走走,紅光鄉有錢,中午這頓飯,你楊楚生就要負責,在你的竹寮那邊吃。”朱省長又笑著說。
有沒有搞錯?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又得慘了,他可是已經交待了縣委招待所的。
楊楚生的竹寮,分明就是個風景勝地,也是讓林文娟一看就笑的地方,就是笑因為這個竹寮,這傢伙曾經還成了艱苦樸素的先進人物。這美女邊走邊看著筆記本,抬起頭的時候還在笑,有種設想,能不能來一篇這樣的報道,就是楊楚生一個人,掀起整個平縣改革熱潮的報道。
這個楊楚生,真的讓人搞不懂,外邊是女人們架起土灶就開始做飯,朱省長還有幸參觀他竹寮的後半部分,也差點叫出聲,這些東西,前些年都是牛鬼蛇神,現在滿屋子可都是寶貝。要不是可以吃飯了,可能他還會繼續欣賞。
這有點逗,朱省長還覺得,農家飯就是香,特別簡單,就是白米飯連豬肉一鍋煮,還有那一盆清得可以照見人的青菜湯,這風味在城市可是吃不到的。
朱省長已經吃飽了,一邊擦著嘴巴一邊說“楊楚生,去年我們的約定,你算是完成了,但你可要好好跟大家分享改革的經驗,今天來了,不但要學習你們的開發區,也要學習你們的工業改革。”
朱省長話才一完,立馬就聽到一陣“嘩嘩譁”掌聲響,這些人也都真的想聽,感覺這個鬍子還沒完全長齊的傢伙真的是奇葩,今天他們參觀的三個地方,都是這傢伙在操作。
楊楚生先看一下柳書記和孫縣長,他們倆也是在鼓掌,這可沒辦法了,是省長讓他說的。
“我改革的這五家廠,也就是挑選那些適合跟外商合作的。不過跟外商合作是為了工廠的起步,我們還是會生產出自己的產品,兩個服裝廠,上個月針對市場生產的產品銷售,已經達到跟外商合作的三分之一。”楊楚生就說了唄。
朱省長一直在點頭,接住楊楚生的話又說“這是個很好的經營方式,接下去,你們縣的工業還要改革,你已經搞出一個明星村,又搞出一個引人矚目的開發區,要是能再搞個工業改革的明星縣,我這個省長自動辭職,讓你來當省長。”
這可熱鬧了,現場的笑聲可比剛才的掌聲熱鬧。笑的人也有感覺,今天他們算是開了眼界,楊楚生真有辦法,朱省長有沒有佩服不知道,佩服楊楚生的可不少。
朱省長也佩服,但他的佩服也不會表露出來,剛才的話,其實已經含著佩服的成份。
第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