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我們兩人在,秦王有所顧忌,不敢來犯,一旦我們兩人不合,趙國危矣。”
藺相如此話傳入廉頗耳中,廉頗非常羞愧,於是他便袒胸**,揹負荊條,登門向藺相如請罪,從此兩人成了患難與共的兄弟。
這個故事叫做負荊請罪。
而兩人的交情,就是刎頸之交。
刎頸之交畫面的上方,又出現了兩枚賞印。
印面寫的是“太平上寶”和“雍熙天寶”。
這兩個賞印更加牛逼,全部來自宋太宗趙光義。
看到知音之交和刎頸之交,陸飛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想到這個答案,陸飛激動的心情溢於言表。
整個人頓時不好不好的了。
激動歸激動,手上的動作絕對不能停滯。
耽誤久了,絹本完全粘連,再要展開可就麻煩大了。
若是因為自己的原因,給這幅名作造成傷害,陸飛非得後悔死不可。
接下來第三個畫面是膠膝之交。
膠膝之交說的是東漢陳重和雷義。
這兩人在年少時就相互結交,一同讀書。
當地太守聽陳重之名,便舉他為孝廉,可是陳重卻要將功名讓與雷義,多次向太守申請,太守不允,陳重也就不去就職。
第二年,雷義也被推舉,陳重這才和雷義一同前往郡府就職。
雷義在任期間,他的同事因為負債而非常苦惱,債主天天上門討債,同事下跪求情而不得,雷義知道後,便偷偷幫他還債。
結果同事知道以後,登門拜謝,雷義淡淡的說:“這不是我做的,大概是和我同名同姓之人吧!”
還有一次,一同事家中有事,慌忙之間穿錯了褲子,丟褲之人,說是雷義所偷,雷義也不解釋,買了一條新的還給他,這人得寸進尺,大肆宣揚此事,雷義也不辯解。
直到那個同事回來,一切真相大白,其他人也更加敬重雷義。
後來,雷義代人受罪被免職,陳重知道後,毫不猶豫的辭職,和他一同回鄉,從頭開始。
時隔多年,雷義官拜尚書侍郎,一同撩犯事,受到處罰,雷義幫其開脫,表示願獨自受罰,陳重知道後,棄職進京,表示願為雷義贖罪。
最後兩人再被罷免,一起回鄉。
回鄉之後,雷義被推薦為秀才,雷義便要將秀才讓與陳重,刺史不準,雷義裝瘋賣傻,不去就職。
他們兩人之間的感情可謂感天動地,實在令人佩服,後人稱讚,陳雷膠漆,肝膽相照;為官為民,政聲載道。
第四幅是管鮑之交。
在這裡,陸飛又有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