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中午,聚寶閣開業迎來了第一位顧客。
一位年過七旬的駝背老太婆準備出手一把有殘的胡琴。
孟憲國看了看胡琴,惋惜的說道。
“多好問道一把胡琴啊,它怎麼就是殘的呀,太可惜了。”
陸飛笑了笑說道。
“老奶奶,您去別家,他們都是怎麼說的?”
“我去了好幾家,他們都說我這把琴是殘的,只能拿琴桿車珠子,最多的一家才給我兩千塊錢。”
“這都是我老伴留下來的,他說過,這可是寶貝。”
“哼!”
“欺負我老太婆不識貨,想拿兩千塊錢糊弄我,我就是拿去燒火也不賣給他們。”老太太激動的說道。
孟憲國苦笑著搖了搖頭,心說這老太太脾氣還挺擰。
這把琴要是好的肯定值錢,現在壞成這樣,也就拿來車珠子了。
換做是自己,兩千塊錢還不一定要呢。
陸飛笑著說道。
“老奶奶,您家爺爺說的沒錯,這把琴可是真正的寶貝。”
“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把琴的琴頭應該是個動物頭像吧。”
“咦?”
“小夥子,你咋個知道的呀?”老太太吃驚的問道。
陸飛把雙手把茶水遞給老人說道。
“跟您明說吧。”
“這把琴是明朝大師呂中的作品,價值相當驚人。”
“別看現在是殘的,也值不少錢呢。”
“這琴頭上的動物頭要是還能找得到,我給您五十萬。”
“找不到也沒關係,您要是信得過我,這把殘琴我三十萬收下了。”
“啥?”
孟憲國和老太太異口同聲吃驚的問道。
“你說這是呂中的琴?”
“你沒搞錯吧?”孟憲國問道。
陸飛笑著指了指琴桶上莽皮的一個花紋處,孟憲國趕緊拿起放大鏡仔細觀看。
仔細看來,這處花紋上赫然有兩個小字“子顧”,孟憲國大吃一驚,有了這兩個字那就錯不了了。
呂中字子顧,宣德年間宮廷樂器製造大宗師,尤其擅長製作奚琴,也就是二胡。
呂中到了晚年,制琴的技藝更是登峰造極爐火純青。
尤其是呂中製造的十二生肖頭像奚琴,更是被後世樂人視為無上至寶。
據《愛月軒筆記中記載,慈禧老佛爺曾經將一把呂中的羊首奚琴賞賜給名角楊小樓團隊,這把琴在當時價值白銀三千兩。
三千兩是什麼概念,在晚清的時候,三千兩可以在什剎海買下四十座四合院了。
老太太更是震驚不已,老伴的確說過這是寶貝,但她做夢也想不到,殘的還值三十萬啊!
“小夥子,你說的可是真的?”
“你不是拿老婆子我開玩笑吧。”老太太問道。
陸飛笑了笑說道。
“看您這話說的,您這麼大歲數我能跟你開玩笑嗎?”
“可惜這把琴是殘的,要是全的,最少值五百萬。”
“實話實說,我不為了賺您的錢,我是真心喜歡這把琴,留著自己收藏。”
“您看這個價格您願意出手不?”
“小夥子,你剛才說,上邊壞掉的動物頭像要是找得到,你給我五十萬,是真的不?”
“頭像您還能找得到?”
“要是找得到,五十萬絕對沒問題。”陸飛驚喜的問道。
“找得到,找得到。”
“這上邊是一個馬頭,十幾年前被我不小心弄斷了,我始終保留著呢。”
“你要是要,就跟著我去家裡取。”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