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擦擦手道:“品嚐美味也是需要心情的,心情不好。吃什麼都沒味。”
上官雲鶴見三人一唱一和、陰陽怪氣,便知道來者不善。慢條斯理繼續對付螃蟹,面不改色地輕笑道:“不如我給陛下和二位講個笑話,看看能不能幫著開開胃、多食幾隻蟹子。”
興化帝饒有興趣道:“丞相講來聽聽,若是能讓朕多食幾隻蟹子。天下就少幾分是非。”融親王本要挑明瞭話頭,但見皇兄如是說,只好住了嘴。
上官雲鶴擦擦嘴,也飲一碗蘇葉湯,先朝慧能禪師道:“故事的主角是個和尚。可能稍有不敬,還請大師海涵。”
慧能搖頭微笑道:“天下和尚多了去了,只要你不指名道姓,誰知道說的是哪個?”
上官丞相這才慢條斯理道:“諸位可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誰?”
皇帝這下真來了興趣,便把要說地事情徹底放一邊,笑問道:“你們兩個知道嗎?”說著自個先尋思道:“唐人說過:四方之味,當許含黃伯第一。可見從唐朝就有吃螃蟹的。至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大抵還要早些吧。”
融親王搖搖頭道:“東漢鄭玄說過:薦羞之物謂四時所膳食。若荊州之魚,青州之蟹胥。胥者蟹醬也,蟹胥便是蟹醬,可見其在漢代就有了。”
皇帝剛要點頭稱讚,卻見慧能禪師無聲輕笑,不由輕聲問道:“師傅笑什麼?”
慧能禪師微笑合十道:“老衲只笑殿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國師此話怎講?”慧能是皇帝的師傅,融親王自然不敢放肆,恭聲道:慧能微微頷首道:“殿下知道鄭玄這句話。卻不知鄭玄為何要說這句話。是以老衲放出此言。”
“請賜教。”
慧能呵呵笑道:“豈敢,人無全知嘛。殿下不必在意。《周禮?天官?庖人》上說皰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鮮薨之物以共王之膳,與其薦羞之物及後±子之膳羞。鄭玄那話,正是為此話作注的。”
融親王心悅誠服道:“國師好學問。”說著望向丞相道:“大抵周代就有了。”
“是地陛下,據《汲冢周書》記載:周成王時,海陽獻蟹入貢,說明那時已將蟹列為御膳了。”上官丞相微微一笑道:“也許還要更早,但夏商的文獻稀少,難以考究了,也沒有必要再過糾纏。”
三人都是人尖兒,自然聽出上官丞相語氣中的轉折之意,便笑道:“相爺就別賣關子了,快講講你的故事吧。”
上官丞相點點頭,緩緩道:“前些日子看書,看到個羅漢吃螃蟹的故事。”說著微笑道:“羅漢都是有神通地,壽元據說有十萬年,所以微臣推斷,大抵羅漢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皇帝不禁笑道:“師傅精研佛學,可聽過羅漢吃蟹的故事?”
慧能禪師苦笑道:“雖然沒聽說過,但我佛有八百羅漢,誰知哪一位有沒有幹過?”他本想幹脆否認,但事先被上官丞相用言語擠兌了,說只要不是指名道姓就不管,現在丞相雖然說的是羅漢,但羅漢也是和尚,且有八百之多,並沒有指名道姓,所以只好任其胡說八道。
“羅漢都是神仙了,自有天上的瓊漿玉露、蟠桃鮮果,怎麼會吃我們地上的骯髒東西呢?”看得出來,皇帝對西天極樂世界的生活十分嚮往。
“哦,成了羅漢自然不吃,但成羅漢之前,他還是要吃地。”上官丞相一本正經道:“他正是因為第一個吃螃蟹地功德,才圓滿昇天的。”
皇帝最愛聽修行的故事,兩眼放光道:“那就聽聽這位羅漢是怎麼吃螃蟹的。”
“遵命。”上官丞相清清嗓子道:“這位羅漢當年是修士的時候,專修一種禪,據說每天要吃一種東西,連吃八百年不重樣,就可以功德圓滿。”
“這個禪好啊,